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句与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组合的结果,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句群。复句中的分句间和句群中的句子间,在结构关系上总的讲是一致的。分析句与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弄清楚句和句是怎样组合‘的,既要考虑事理关系,又要考虑心理关系。关联词语是复句和句群的形式标志,能对形式相似而关系不同的复句或句群进行鉴别,又能使分句或句子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多重复句或多重句群,采用由大到小、逐层二分或多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组合的特点,理清结构层次。分清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划分单句复句是复句学习的重要环节。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不在于句子的长短,而在于结构。单句只有一套结构中心,而复句则有两套以上的结构中心,意义上互相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组成复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的主语可以全部出现,也可以顺上下文的意思省略。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的靠意会,有的靠关联词联结。这些纷繁的现象足以使初学者眼花缭乱。但是单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复句的分句间不能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逗号或分号,复句全句有统一的语调、统一的语气,每个分句没有独立的语调,复句的句末才可以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单复句的划分比较困难。其实可以用一种相对直观、可操作性强的区分方法:主谓句和有主谓句形式分句构成的复句可以通过确定句中谓语中心的个数来划界;非主谓句与由非主谓句形式分句构成的复句可以根据句中是否存在起陈述内容和支配作用的动词或形容词来判定;对于特殊的复句形式——紧缩复句与同样具有多个谓语的单句——兼语句和连谓句则可以依据句中几个谓语是否具有假设、条件等关系及关联词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条件关系?在一个复句或单句中,其中一句或一个成分表条件,另外一句或另一成分表结果,这种句子就叫条件复句或表条件关系的单句。条件复句一般是偏句表条件,正句表结果。如果正句是表条件的,在复句中往往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在条件单句中,一般是主语或状语表条件,谓语  相似文献   

5.
复句问题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6.
紧缩句是复句的紧缩形式,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固定格式的紧缩句,一类是无固定格式的紧缩句。无固定格式的紧缩句在结构形式、紧缩程度、表示的逻辑关系等方面都和有固定格式的紧缩句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说,有固定格式的紧缩句,它是以单句的形式表述复句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而无固定格式的紧缩句却是一般复句的简化形式,仍保留复句形式的若干特点,它是一种只紧不缩的紧缩句。  相似文献   

7.
〔问疑解难〕 1、句群与复句有什么区别? 句群与复句的组合方式相同,按照一定的语序来组合;在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复句可以改变为句群,同样,许多句群也可以改变为复句。不同的地方,可借助标点符号来区别,复句中分句间用逗号或分号,而句群中句子间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另外,在使用关联词方面两者亦有所区别。复句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较多,而句群则较少使用成对的关联词。句群单用一个关联词时,一般用于后边句子的开头。如表示转折关系,句群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但是……”。而复句常用的关联词形式是“虽然……,但是……。” 2、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型? 句群中句与句之间关系,与复句的类型基本一致,分为并列句群、承接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因果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与复句相  相似文献   

8.
关于总分复句内部的结构层次,语法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总分复句只有一个层次,是一重复句;二是认为总分复句有两个层次,是多重复句;但两者都缺乏深入的讨论。我们通过对总分复句的比较深入的考查,认为它不是一重复句,而是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9.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因为附加成分多而结构复杂起来,一是句中定、状、补成分由多个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由复杂短语充当.因此,分析复杂单句,首先要抓住“主干”.再分析句中的“枝叶”,搞清结构,理解意义及作用.进而把握语意.复句因为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特别是多重复句,它借助关联词语来表明层次和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因此,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掌握由不同的相配套的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类型,纵观全句,把握句意,分解层次,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高考主要测试运用语法知识,辨明和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和理解语句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一、复句的性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和单句一样,都有一个句终语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感叹号来表示。它和单句的区别在结构关系上。典型的单句是主谓句,它的直接成分是主  相似文献   

12.
句群是由几个单句或复句组成的,这几个单句或复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个明晰的中心。这个中心,有的表现为明确,有的表现为隐含。所谓明确,是指句群里有现成的中心句或表意重点,这个中心句或表意重点在句群的思维顺序的拓展上,起纲领性的作用,它是思维顺序的始发站;而所谓隐含,是指句群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或表意重点,中心意思蕴含于句群的语意中,需要读者从其字里行间去揣摸领会,依据句群的思维顺序,寻其脉络和脉络间的  相似文献   

13.
单句成分之间.有时可以用逗号、冒号或分号,但以不用为常见;复句分句之间却一般都要用逗号、冒号或分号表示分句间明显的语音停顿。单复句的纠缠不清,往往跟逗号、冒号或分号有关。复句中,紧缩复句,分句之间没有逗号、冒号或分号,形式上酷似单句。但是,其内部存在着复  相似文献   

14.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我们学习汉语语法,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用理论指导汉语学习的实践,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不犯或少犯汉语表达上的错误。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中,紧缩句同单句(连动句)的区别、与复句的区别是一个难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紧缩句与单句、在语气上单句和复句、紧缩句与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单句和复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辩别:一是从句子成分看。单句只包含一个能成为句子的结构,只有一套句分成分;复句是由单句组成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能成为句分的结构,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例如:①七林旺丹逃出了农奴主的家。(单句:主谓句)②七林旺丹逃出了农奴主的家,找到了亲人解放军.(复句:主谓句 省略句)二是从结构关系看。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另一个分句的任何成分,它们之间没有谁包含谁的关系;因此,用词和短语(包括复句形式的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句子转换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的作用。一是在翻译过长的限定性从旬时,将定语从旬转换为谓语部分或转换成汉语复句的分句,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并便于读者理解;二是将这样一类英语限定性或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它们所含说明主句的条件、原因、让步、总结、目的、转折等情况意义——转换为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分旬,从而更明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海林 《语文知识》2006,(11):30-30
课本讲到并列复句时概括地说:并列复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具体说来,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并立式。其特点是几个分句合说一件事,分句的次序改变后句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1.单句。单句。2.复句。5一单句。3.复句。6.复句。二、1.不仅……也。3.虽然……可是。2.如果……就。工.但……。然价 “一况且。然而……。而且……不 但……因为。 三、(略) 四、前句为选择复句,后句为并列复句。“不是……就是”提出“他不会写”和 “他不愿写”这两种情况供选徉,‘臼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定的,属选择复句。“不是……而是”,否定一面,肯定一面,意思是肯定的,明确的,属并列复句。 (递刀上) 五、1.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 (转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 (少仁列)(假;‘之) …  相似文献   

19.
"一半p,一半q"是配对使用的关系词语.它可以是复句关系词语,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格式"一半……一半"可以充当小句中的句法成分,也可以不充当小句中的句法成分而仅仅表示句法语义关系.同时,它也可以是非复句关系词语.  相似文献   

20.
怎样分析多重复句黄芬香复句是和单句相对的语言表达形式。复句问题历来就是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多重复句,由于句子比较长,结构关系比较复杂,更是不太容易把握,因此,掌握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多重复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一、正用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