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体会与把握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我们试与以往学校德育课程相比较,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而且在于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德育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要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增进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情感需求,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型师生关系建构和教师成长的基本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的学校德育也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具体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能力;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积极开展道德对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开始“回归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道德教育课程的终极追求。而与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道德评价,也应该秉承“回归生活”的理念,做到在生活中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和平 《班主任》2003,(2):27-28
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我们认为班主任在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班主任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的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的东风,新课程如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春日走进了我们广大教师的生活。近几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来抓。李岚清副总理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明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无论是在课程功能、理念、目标、内涵方面,还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例如,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深入研究和逐步推进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关注现实生活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关注德育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及统一,关注德育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背景和情感需要。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大力践行生活德育。但就目前来看,有关生活德育的研究还只集中在这几个层面:理论基础、实施途径及课程教学。关于如何构建与生活德育相适宜的学校德育环境,则论述不多。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德育课程改革)进入阶段性反思的时候,有必要对作为生活德育外部条件的学校德育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无论是对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品位,还是巩固和发展德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下,我们有必要以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反思,对教师的教学身份进行再确认.  相似文献   

12.
我国情感教育理论研究者朱小蔓教授指出,情感教育要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深远。她的情感教育思想涉及儿童情感精神关怀、教师情感投入、教学与课堂中的情感关系、学校德育等方面,并深深影响着教育实践行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议学校德育觉醒情感,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进一步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好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系统支持学生情感与道德发展;做好教师情感人格素养培养,提高教育效能;做好情感性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成长;做好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家校共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徐金娣 《考试周刊》2010,(35):194-195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架构了无限生成的空间,是新课程最显著的亮点。新课程改革实施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有效教学。三维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一、倡导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为了迎接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评价理念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评价基本理念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重少数人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轻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轻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重主导地位、轻主体地位;重外在管理、轻内心塑造等问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以人文精神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用人文关怀营造德化环境,靠知情意行结合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了德育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总体思路、内容、实施策略等,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当前,人们谈论课程改革往往局限于教学领域,淡化了对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的事情,同样也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我们不能不冷静地思考:如何借助新课改的强大动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规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目标,价值规范素养体现于价值认同水平。要实现高水平的价值规范认同,需要克服教条遵循教材造成知识对象虚化的问题、盲目遵从标准答案造成学生思维能动空间被窄化的问题和过于注重成绩造成试题设计偏离生活实践的问题。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知识创新和情感沟通3方面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改革的目标追求。价值规范目标的实现既要借助于知识创新开阔价值规范认同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基础,又要借助于情感沟通找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价值规范认同方法。基于上述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考试试题设计的路径是:一要通过挖掘价值规范中的榜样示范要素,实现宏观价值的个性表达;二要聚焦那些冲突性的问题情境,践行开放探究式的试题设计理念;三要重视生活逻辑的情感塑造作用,正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仅有是非对错之分,还有立场和角色的差别,学生对价值规范的认同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四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分标准,以落实试题设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重少数人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轻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轻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重主导地位、轻主体地位;重外在管理、轻内心塑造等问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以人文精神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用人文关怀营造德化环境,靠知情意行结合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重少数人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轻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轻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重主导地位、轻主体地位;重外在管理、轻内心塑造等问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以人文精神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用人文关怀营造德化环境,靠知情意行结合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夯实学校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是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学习《课标》 ,领会其精神实质 ,对于我们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 ,改进教学方式 ,开展教研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自己学习《课标》的点滴体会。1 《课标》主要内容解读1 .1 课程目标 :体现以人为本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课标》是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基本精神和全新的理念制定的。《课标》将生物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并由此提出了生物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