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的观点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从而在人类社会领域内创立了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同时,它也没有抹煞或贬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确立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有关“意识能动性”的论述存在一些混乱和不确之处,似应重新审视: (一)“能动性”与“反作用”相混。反作用伴生于作用,与能动性并无必然联系。能动性是作用与反作用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性,而不是作用和反作用本身。具体地说,它是人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人的特性”,即“主体的能动性”。(二)“能动  相似文献   

3.
自人类学会唱歌以来,中外艺术家们对歌唱的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演唱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学派,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歌唱方法与意识的能动性。文章从哲学的观点和理念出发,分别从“意识对人体的直接和间接指挥”、“意识的协调统一”和“以情带声,以声带动形体”的意识能动性等方面,阐述对歌唱方法的认识和解析。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二《思想政治》(下)教材在“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框中指出:“人们按规律办事,不仅要区分不同的规律,而且还要区分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按规律办事,还要注意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人教社98年版。第7页)又说人们“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同上。第9页)对此,学生往往产生疑问,既然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既然规律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为什么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条件,变有害为有利呢?要解决学生的这些疑问,就必须准确地讲清规律的客观性和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  相似文献   

5.
意识的能动性,指的是人类通过实践能反映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从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由此形成一定的观点、思想、理论体系,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最终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原来世界上所没有的新事物。因此,从本质上说,意识能动性属于认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客观的规律,是我们在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要确立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关键问题在于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介入,人的意志、自由等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社会规律是社会主体运动的规律,不是社会主体主观的规律,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客观依据,不以主体意志及其活动为转移,对它有一个主体认识和把握的过程.社会主体揭示社会客观规律,必须注意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意识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它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可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本文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个人意识、社会意识几个角度分别考察了意识能动性的积极效应,并着重分析了落后保守的传统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消极效应。本文旨在说明改革开放既需要发扬意识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弘扬优秀的传统意识,又需要摒弃落后保守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8.
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科学知识、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人类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指导作用无不体现了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重要性,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拨乱返正、改革开发实践中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突破。但是,我们在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忽视意识能动性的倾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从哲学基本的高度认识意识能动性,并把意识能动性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方面,不断地、全面的深入研究意识能动性,则有助于我们完整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避免否认、忽视或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倾向,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规律作为本质的联系是关涉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契合和统一。这种契合和统一,都是世界普遍联系的统一性、和谐一致性,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表现。换句话说,规律客观性的根据就在于世界所固的普遍联系的统一性、和谐一致性。尽管有的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来实现的,但一切规律存在的根据都是客观,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而决定人的意志,制约和规定着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必须按规律办事。当然,人在实践中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哲学教科书中,对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多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毒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据此追溯过去,预测未来,表现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二)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同,它是在认识基础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动。笔者认为,意识能动性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可顺此概括为(三)表现在行为主体对自身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它是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自身的高级精神需求和积极成果的自我意识,以行为动力的形态存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意识能动性的行为动力包括: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事业理想),以及由此而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的“零年”因素的故事在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时,美国一个名叫威靡·奥斯卡·约翰逊的人写了一部小说,书名叫《零因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某人发现了一条“规律”:自从1840年以来,凡是在末位数为零的那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都不能活着离任,不是病死,就是遇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逻辑规律的存在、产生和发展及其客观基础等方面,论述了逻辑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作者认为,逻辑规律决非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只有正确看待逻辑规律与事物规律的关系,才能把逻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教师们: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世界是无限的物质及其不息的运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极其复杂的现象,都是由物质决定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不仅春去夏来,花开花落等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就是人类社会那种由低级发展到高级,我国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等复杂现象,同样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仅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又否认物质运动的规律性,那么还会成为不可知论的,因为如果否认这种规律性,就会把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看作杂乱无章,互不联系的偶然堆积,这样不但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将会走向那里去的问题无法正确回答,甚至连春去夏来的简单自然现象也成为不可知的了。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具体为呼吸、吐字、声区、音色、音高、气息、共鸣等等的协调统一。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是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个人修养也是歌唱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是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承担着育人的伟大历史使命。与此同时,高校也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意识形态建设相融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多种意识形态共存,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加强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国家的未来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意识能动性角度阐述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从网络信息带来的困扰、新媒体的发展不利于意识形态的传播、西方文化的渗透在逐步加强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状况,提出积极构建高校网络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生活相融合等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这三个概念有些人在使用时很随意,甚至会混淆,只有清楚区分这三个概念的异同,才能恰当使用,体现出哲学中语言要规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讨论。事实证明,进行这样的讨论,对于肃清极左路线影响,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想就社会生产目的的发展规律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各种社会形态里,社会生产的目的都有质的规定性。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狄德罗曾经说过:“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的很少的东西。”而在主体能动性与规律性问题上尤其如此。这并不是问题本身有什么神秘莫测的地方,而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忽视了对人的思维及其本身的研究,因而使它变得难以理解罢了。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予以研究,以就教于大家。一、主体能动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不言而喻,我们所说的“主体能动性”就是指人的能动性。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能动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自然界的演化史谈起。从所周知,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中,产生出了动物界。动物界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