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学生心理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中学生迷恋网络的成因,提出学校针对网络文化的教育策略,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磊 《华章》2012,(13)
当今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的应用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它在同一时间能使尽可能多的人受到它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当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健康进步与和谐.我们的教育可以将网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使两者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孟微 《华章》2012,(17)
当今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的应用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它在同一时间能使尽可能多的人受到它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当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健康进步与和谐.我们的教育可以将网络和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使两者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不仅使传统的文化格局受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也在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需要。因此,建设专题网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年学生进行“三观”“三情”“三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认识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文化来引导、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林林总总的网络文化也随之出现了。这给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笔者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多年,其间担任过助理班主任。笔者强烈感受到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方面对青少年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文化影响下青年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网络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识密集。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所不包,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个特点是新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新闻,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三个特点是趣味性。网民可以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聊天,…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反哺正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解了教师的权威,扩展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空间,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赋予了教育全新的意义。本文将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为脉络,分析教育反哺的特征及社会价值。并就教育反哺、正哺和互哺三者对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反哺正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解了教师的权威,扩展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空间,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赋予了教育全新的意义。本文将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为脉络,分析教育反哺的特征及社会价值。并就教育反哺、正哺和互哺三者对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计算机已演绎成为时代的主角,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拓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网络也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构架了新世纪的一道亮丽的科技、文化、教育景观,融八人们无法逃避的社会生活。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网络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形成的原因为切入点,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对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做了展望。本期“热门话题”刊登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使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12.
顾明远 《今日教育》2007,(12S):22-23
舞蹈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享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它具有陶冶德性、丰富惑情、增进健康、激发智慧的作用,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了舞蹈的作用,学校在组织学生跳舞过程中加强美的教育,就能使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接受了美的教育,高尚的人际交往的教育。关键在于学校对这种活动的组织,把它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放任自流,学生跳舞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快速走进了教育领域。网络不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也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作用于教育过程,因而网络教学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趋势之一。一、网络教育的特点网络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方式,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全新的教育学习方式。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各自在计算机终端上,以自己习惯的  相似文献   

14.
机遇与挑战--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增强了预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易引起青少年学生心理焦虑、道德沦丧、性心理畸型和人际互动障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引导他们克服网络依赖倾向的同时,既要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努力缩小网络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把我们教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像每次重大科技革命一样,网络给人类带来了一场信息革命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有的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以至无法继续学业;有的学生因受网上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堕落变质。所以了解中小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现状、调查网络化对中小学生道德的影响,对更好地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资源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平台,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网络特征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契合以及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少年学生成了“网上一代”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必然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网络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8.
就教学方式和手段变革而言,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都无法与网络比肩。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往往凸显为物质、技术层面的革新——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产物。故此,有学者指出,教育革命是网络带给人类社会的六大革命之一。而最有说服力的实例则是网络大学的诞生,使教育不仅借助了网络资源,更直接与网络联姻。至于网络对教育、教学的补充作用,无论怎样论述都会有补一漏万的缺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继广播、报刊、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近些年来,它以丰富的网络信息、便捷的服务功能和崭新的价值观念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得到蓬勃的发展,并标志着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而衍生的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兴起。这种新兴的科技迎合了众多具有浓厚猎奇心理的青少年学生们,使得这些学生成为其忠实的实践者。相当多的青少年学生对互联网情有独钟,并在学生中成为一种时尚。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究竟有何魔力让如此多的青少年学生为之痴狂。原因很简单,上网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条件下,青年学生犯罪现象屡有发生,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分析青年学生的犯罪原因,对于探索教育对策、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的负面影响和个人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内在抗拒力分别是青年学生犯罪生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