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失范与矫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是当代大学生公德行为失范的主要特征,它根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心理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逐步纠正这些失范行为,要从教育、管理、法制和环境诸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是未来的人才。但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看,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和心身障碍等。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方面。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加以预防与矫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是未来的人才。但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看,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和心身障碍等。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方面。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加以预防与矫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是未来的人才.但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看,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障碍、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和心身障碍等.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两个方面.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加以预防与矫治.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行为失范大学生教育中的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进  陈雯 《考试周刊》2008,(21):143-144
本文主要研究对于大学生诸如违反校规校纪.厌倦学习.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缺乏学生应有的规范等失范行为的教育处理及处理后的关注.具体包括行为失范大学生自身潜在的或称隐性的价值评价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如何掌握教育中批评的分寸,防止处理失误,造成学生更为严重的行为失范;对于行为失范大学生如何在教育处理后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帮扶等.本文力求从根本上探索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有效对策及教育的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一双因素动机理论所谓"双因素",就是指动机的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需要"(Need)是动机的内因,包含了人内在的一切推力因素,如自然本能、社会认知、思想信仰等;"诱因"(Incentive)是动机的外因,包括了外部的一切引力因素,如实物环境、预设目标、行为强化等。双因素理论认为,动机就是自身需要与某种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诱发的。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诱因则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在他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大学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专属场域。然而在当前的大学课堂上,有着失范行为的大学生却不是以个例存在的。不仅阻滞了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更严重地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针对大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校外成因,应贡献家庭的心灵辅导力,强化社会的潜移默化力,联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智能时代的教育主体行为存在失范风险,亟需明确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类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规范策略。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方法,对26个案例信息进行编码,最终形成智能技术环境下教育主体行为失范的分析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智能时代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失范主要呈现出四种类型,即背离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失范、违反行业与技术标准的行为失范、脱离教育制度约束的行为失范以及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失范,且失范行为在“原生性失范”“转型期失范”“过程性失范”“本质性失范”及“周期性失范”等五种层次之间进行演化。研究旨在为国家部门和相关组织制定政策和开展治理提供依据,以促进智能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加法”需要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校外科普教育同学校科学教育一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校外科普教育有自身的突出特征,在现实中也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应通过构建校内外融合发展的学习生态、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加强科普教育基地教育质量评价建设来推动校外科普教育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目前,大学生自杀已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自杀一般要经过自杀动机形成、心理矛盾冲突、自杀者平静三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杀主要与自身人格缺陷、压力、挫折等心理因素有关。针对大学生的自杀,我们应采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承受力的培养和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等策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丽 《高教探索》2012,(4):125-131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对22所高校1641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受多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个人因素方面,失范与性别、年级和学科不显著相关,与学生对待失范行为的态度呈显著正相关。就环境因素来看,失范与学术规范教育、诚信氛围和对规范了解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对同伴失范行为的感知呈显著正相关。失范与惩罚严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2.
榜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活动在于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学习榜样行为的主动性,通过满足受教育者追求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心理需要,使个体的道德品质获得发展。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影响是复杂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在榜样教育中应注意真诚性、归因方式、自主性、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个体模仿榜样的内部动机,提高德性修养。  相似文献   

13.
徐莉  安涛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199-204
根据传播功能理论,从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以及娱乐3个方面调查农村儿童网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假设农村儿童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父母学历、学习成绩、网龄以及网络行为动机等。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农村儿童网络行为特点,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儿童网络行为以娱乐为主,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农村儿童的性别、年级、网龄以及网络行为动机对网络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初中生压力释放动机较大,应加强心理疏导;农村儿童缺乏信息素养,且网络学习意识弱,需加强儿童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其网络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失范行为理论研究领域从青少年违法行为逐步扩展至违反校规校纪、违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各种失范行为。学生常见失范行为类型包括学习、生活领域、道德规范和网络等方面,失范行为给学生本身带来消极心理影响。本文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提出对失范行为进行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 心理素质是指在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自身努力及外界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及心理能力的综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的成功。 一、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的都市化和物质享有的丰富,思想的多元化,校外各种影响因  相似文献   

16.
王君 《教书育人》2014,(2):72-72
目前,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加之目前尚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以及教师、家长所实施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等外因作用,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智能发展,引起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除上述心理外,还有自制力差、厌学恐学等诸多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正确地分析和掌握小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及形成原因,引导并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7.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主动参与集体生活是小学儿童学习的三个转折。识别情绪体验、形成自尊与自信、感受同伴亲密是小学儿童发展的三个心理任务。基于心理转折和心理任务,文章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机制:成就源自性格,性格源自习惯,习惯源自行为,行为源自动机,动机源自需要。教育的根本在于改变孩子的需要,成就需要和亲和需要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的心理动因,教育激励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选取了武汉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与访谈法,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谦让行为数量、谦让者性别、谦让对象、谦让行为动机、谦让行为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等,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如下特点:幼儿谦让行为的动机以非功利型为主;幼儿谦让行为的主题内容以玩具谦让为主;由女孩发起的谦让明显多于由男孩发起的谦让;幼儿谦让行为主要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同性同伴之间;幼儿谦让行为表现方式以非言语型为主。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教师因素。据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业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行为动力理论、创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角度分析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从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开创型个性、非智力因素和元认知能力、创新思雏与创新习惯等方面分析创业教育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诱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问题。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由产生失范行为的主观动机、手段措施和外部环境三个因素构成,必须加强研究生学术自律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发挥导师的培养和监督作用,进而彻底杜绝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