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好恨!”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名的散《道士塔》中。有“我好恨”一语。表示了敦煌物因为种种原因流失海外,他的恨恨不平。“我好恨”于是在《道士塔》的教学中,常常拿来作为话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对《道士塔》作的教学设计。一问王道士:因为你的“错步上前”,给中华文化造成怎样的悲剧?二问余秋雨:你拦得下斯坦因们劫掠敦煌文物的车队吗?三问我自己:“我好恨”,那么,作为我们自己,我最恨什么?导题西出阳关,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3.
本刊2005年第7期,刊登了吴三冬老师的文章《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读余秋雨的〈道士塔〉》,文章写了吴老师由读余秋雨的《道士塔》引发的疑问和思考。吴老师认为余秋雨“仅仅指责王道士愚昧没有意义”,说“王道士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中国人。他当时的思想和行为是任何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可能有的思想和行为”,“对个人的道德谴责就会取代对隐含在其背后的更复杂的历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读了吴老师的文章,我也觉得有一些话想说。敦煌文物无疑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王道士以“极少的钱财”,让外国人“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名篇《道士塔》,用以传输文史知识和人文思考为特长的文化散文来提高广大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而如何理解《道土塔》一文的文化内涵,可能又是广大师生所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拟就《道士塔》的文化内涵提出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中《道士塔》一文,饱含作者余秋雨先生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是由学者的责任感与历史事实的矛盾引起的,又是作家的爱国情思在与历史事实碰撞时的激烈爆发。由于上述情感针对的是深厚的背景和多样的对象,又深蕴了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深邃思考,所以作品的情感体现出复杂的特点。细细品来,《道士塔》里的情感应该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学者,散文家。《山居笔记》《文化苦旅》等作品曾仵社会上广泛传读,引发了一场“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热潮。随着《道士塔》《废墟》等作品被选入教材,余秋雨也成了很多中学生心中的偶像作家。  相似文献   

7.
苗欣 《中学文科》2007,(6):57-57
余秋雨的《道士塔》共分四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文路教学法”分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开始并未谈“道士塔”,而是说莫高窟大门外的景象,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及时提问学生:文章开始部分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了引出“道士塔”)如何引出“道士塔”的?(门→河→地→塔→道士塔)这是什么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好处是什么?(使文章结构紧凑,线索清晰)这就是简单的文路教学法,下面按照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第一部分的线索图。  相似文献   

8.
《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的卷首名篇,于2003年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这是一篇戏剧式地记叙敦煌文化惨遭出卖,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的随笔性散文。全文用语凝练,却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使凝练的散文有了厚重的力量。《道士塔》的语言具有凝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以自读课文,新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学习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道士塔》作为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精品,内容上是大题材、大场景、大主题;题材涉及文化遗产,场景横跨古今中外,主题切中民族悲剧。而文本形式上又别开生面,以诗化语言传情达意,以漫画笔法勾画人物,以对比手法切进事理。课文无疑是文质皆美,言警意深。如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自读课时内,面面俱到,只会是面面不到;如要让教师代学生深挖透析,于他们多半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史学者、散文家。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奖”,甚至还被盛誉为“可能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下面我们就以高中语文第三册节选的《道士塔》为例来了解余秋雨散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马静 《现代语文》2010,(6):153-15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收录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这篇文章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的《秋雨散文》。时隔八年之后,在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1月出版的《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也收录了这篇《道士塔》。细心研读之后,笔者发现,二者存在着些许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道士塔》的开篇并不怎么突兀,只是以通常的游记手法从“面”上介绍了莫高窟大门外的“塔群”。作者用“破落”和“悲凉”点明了景物基调,然后将笔触指向其中一“点”——王圆箓的墓,于是引出了故事的全部和情感的生发。“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一句,对王道士作了是非判定,要言不烦、明确无误,为全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对王道士肖像的描写和来历的补说,与“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形成比照,作者的情感取向一目了然。“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中的“不幸”用得非常妥贴,突出了历史的严重错位和民族的无尽悲哀。面对…  相似文献   

13.
写作中,如何将材料运用情景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枯骨生肉”。以选入课本的《道士塔》为例,文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多处作了情景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收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有两个别字,现指出来,希望再版时更正。①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此句中的“倾泄”应为“倾泻”。《现代汉语词典》中根本没有“倾泄”这个词,只有“倾泻”,意为“(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相似文献   

15.
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上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教师导语的后半部分如下:“……敦煌,成为我们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事隔多年之后,我们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同学特组成调查组,对导致这场巨大民族悲剧的原因进行调查。”之后,便是作为课堂主体的探究活动。先是抛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主持正义的法官,由你来审判‘敦煌文物的流失’这一重大案件,你会审判哪些人?  相似文献   

16.
触目文题《道士塔》,请莫认为秋雨先生将领我们去拜祭哪位功德圆满的道士,不,他是借莫高窟所见的圆寂塔为引题,给我们剥离着非人工的破落之“塔”:活“剥”敦煌的直接罪人王圆篆,揭  相似文献   

17.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我们贯彻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是培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基于这种“学生观”,我们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对各种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文化含量厚重的课文,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高中第三册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就是一篇积淀着深厚人文内涵,充溢着历史沧桑感的文章。《道士塔》一文,是余秋雨先生对20世纪初敦煌文物被盗这一…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三册《道士塔》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此处的“委曲”当系“委屈”之误。  相似文献   

20.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道士塔》揭示了一个文化悲剧,“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但除了愤怒与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诉我们出现这样的悲剧的根源所在。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则是民族悲剧的必然发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根源性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