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河象》、《小青石》分别是全国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它们按排在讲读课文《蝉》之后,形成一组,其目的是有利于阅读重点项目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其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它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牛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探索《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节课的WebQuest活动,旨在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的一篇阅读课文。全文首先以三个自然段概括介绍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到近2000年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这一变化,接着用三个自然段着重讲黄河变化的原因,从自然的和社会的两方面加以说明;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述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小学五年制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通过介绍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大家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想何不发动学生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让学生从方方面面的资料中,深切感受黄河的变化,然后把这些感受写成文章,再讲授课文,号召同学们注意保护环境,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这样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会深刻些。一、找资料教这篇课文前两天,我便布置同学们设法查找和黄河有关的资料。上课那天,同学们果然带来了大批资料:黄河的全程路线、大禹治水、黄河的小浪底工程、柯受良飞越黄河……有…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8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新入选的阅读课文。文章围绕水土流失这条主线交代了变化情况,研究了变化原因,阐述了治理措施,揭示了环保的重要性,是一篇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本文拟以《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为例进行尝试性探讨。一.实践探索。《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社五年制第八册教材的一篇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以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体现新大纲的精神上好这堂课?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得到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新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利的学习资源,扩展教育和学习的空间,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由三篇讲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火烧云》、《鸬鹚》,一篇阅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这是重点指导学生写作的训练。教学这组教材,要注意突出这...  相似文献   

8.
这篇阅读课文是常识性说明文。文章首先简介黄河近两千年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接着阐述黄河为何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然后重点介绍黄河的变化及其原因,最后阐述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并表达作者对黄河变好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怎样变“坏”的》是义务教育的小语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理解黄河变“坏”的原因、演变的过程以及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我们是这样安排教学步骤的.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开篇解题:想一想,由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0.
阅读文章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阅读文章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吸收内化才能实现。阅读课文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阅读课文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阅读课文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看企鹅》是一篇阅读课文。作为六年制第三册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设计有别于其他类型教材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下功夫。 一、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朗读课文,落实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领悟·迁移·运用·总结——第十一册第三组课文整体教学备课指要□黑龙江双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白金声这组教材是由三篇不同类型的课文组成的,即讲读课文《黄河象》,阅读课文《落花生》,独立阅读课文《奇妙的电脑》,还有一篇读写例话《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及《...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年级阅读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获得的有关基础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并在阅读的实践中加以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一点与高年级阅读课文教学的任务是一致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阅读的要求要低一些,尤其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下面以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九课《列宁在理发室里》为例,谈谈低年级阅读课文的学法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目标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阅读课文为例,从导入准备、导读内化、导出运用三个阶段是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课文教学,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总体规划能力都能明显提高,阐述了整个教学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设阅读课文,其作用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独立看书报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阅读课文属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半独立自学性质的课文。学生从讲读课文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阅读课文里复习巩固。因此,阅读课文的备课应根据“扶放结合,半扶半放”的原则.注意面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认真思考编辑意图、课文和全册及本单元各课的横向联系,确定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一课一得,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这里结合第三册《锯是怎样发明的》谈谈阅读课文的备课。  相似文献   

16.
独立阅读课文是供学生自己阅读,用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认真读书的习惯。这类课文的教学主要是放手让学生阅读。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要重视引导点拨和检查学习效果。怎样有效地进行独立阅读课文教学呢?现以六年制第七册第六组独立阅读课文《信箱》教程为例,加以具体说明。《信箱》记叙了苏联儿童哥什提亚和娃丽兄妹俩管理家庭信箱,发现一封投错了的信件,娃丽想方设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知识理解的难易程度和对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都存在着质的飞跃,多数高一学生感到难以适应.本文就如何解决高中物理难学的问题谈几点初步意见.1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习惯,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是掌握书本知识,发展智力是“教人以渔”,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大事.阅读课文首先有个习惯的问题.只有养成阅读课文的习惯,才会有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课前的预习阅读.高一年级的第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七册23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用书指出,编排阅读课文,“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把在讲读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教学阅读课文,更要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为此,我提出如下的训练设计,以求赐教.  相似文献   

19.
谈谈第五册阅读课文的教学山西张玉林,罗桂英,武振江一、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方法的传授、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方法,主要应该作为讲读课文的教学内容,而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有重点地加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儿童情绪可塑性大、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我在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尝试了竞赛方法。试验的时间是88年9月—89年3月,对象是本校四年级二班32名学生,教材用四省市六年制语文第七、第八册教材中的十篇阅读课文。具体做法是:1、将竞赛作为实现教学计划的一个手段、教学过程的一个部分。选择阅读课文中适合竞赛的内容,一般是难解词语、句子不多,大多数学生借助字典或通过讨论基本能够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