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国维在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突破了传统与近代学术思想的拘囿,大胆运用西方学说来阐释中国的文化命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执着地追求学术的“独立”,积极地倡导学术的“自觉”,其学术思想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创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界普遍忽略中国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要素.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摩罗诗力说》涉及到现代诗学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被李震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李震先生标出的《摩罗诗力说》为现代诗学转型标志的几个要素在王国维的诗学著作中几乎都存在,而《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李震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尚存严重错误,完全忽略了王国维早期的诗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时间仅为两年多,但在现代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在他静默无语的背后,隐藏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有不可回避的人格缺陷;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他的教学方式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的自沉,尽管结束的是个体的生命,却成为现代文化史的一个象征,一个阐释不尽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4.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内涵,王国维视境界为艺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将审美的超越理解为对个体生命体验的重新观照和品味,并借助此观照实现由一己身世之感向"人类全体之感情"的飞跃,使其"境界"说抓住了文学之"本",即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生命体验,从而真实地描绘生活和现实人生,表现了对人类、自然的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号称"史学大师"、"国学大师",其生涯不过半百,然造述惊人.其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之广,并世罕有其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故蔚为一代宗师.若将王氏一生的学术成就归结起来,其前期成就主要在文学,包括文艺批评、诗词与戏曲史研究,他融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理论为一炉,著有腾誉士林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迄今仍被学术界奉为经典名著.王氏匪夷所思地沉潜于西方哲学家那布满艰涩而又幽邃的思想丛林,采撷下盈溢着文化芬芳的花蕾,并播撒在近代那贫瘠的美学园圃中,堪称将西方美学系统引入中国并使其独立为一门学科的第一人.王氏后期,学术重心转入对金甲文字、汉晋简牍、汉魏石经、敦煌卷子、古器物学的考释,仍是当代史坛无法逾越的学术空间;王氏于商周史、蒙元史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生面别开,创获尤多.至于传统的"说文"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亦皆渊萃卓如;王氏纯熟地以小学沟通学术之林,诚为其治学中的一大法宝.就其治学特点而言,大抵有四:一是视野开阔,气象宏深,大气包举;二是果于自信,而又不武断、更不师心自用.对学术自由的笃信和力行,是王氏作为一个成熟学者的重要标志;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独立意识.王氏自觉地追求学术上的"无我之境",即注重学术、知识本身相对存在的客观价值与长远效用,并强调学术上的"三无"主张;四是方法科学,观念先进.尤以其"二重证据法"和"阙疑法"为著.胡适、吴宓等人之所以极力聘请王氏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不仅缘于王氏卓荦的学术成就,他们同时也看到了王氏身上所透发的那种强烈的学术魅力与超凡气象.环顾近现代学术界,大家辈出,却鲜有像王氏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哲学、经学、小学、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戏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版本目录学、古器物学等各个方面丰饶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写给柳亚子先生的诗中有“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句。明知这是诗人的形容,不能当真。但有机会上北京游览颐和园时,不免特地用心观察一下昆明湖水是否真的“浅”得很。观后方知湖水不深,然而足以淹死人!君不闻,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即在此投水自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阐释王国维"境界"说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缠陷于传统诗学谱系中的内涵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叔本华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剖析。论文阐释了"境界"说内蕴的四个重要范畴。首先论析了"真"乃"境界"说的基石所在。其次对"忧"所具有的非理性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境界"说所具有的本体高度。同时对"苦痛"的内涵予以思考,拓展到《〈红楼梦〉评论》,论析了"境界"说的深度。最后思考了"自由"与"境界"说的包含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境界论”并非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中西化的碰撞中,王国维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潮的熏陶,将中国传统意境理论改造为他的境界论,从《人间词话》等述的讨论来看,境界这一概念是现代的、颇具西方理论话语色彩。在倡导理论话语本土性的当今,王国维的得失无疑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一生中曾有过三次治学途径的转变,都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甲午中日战争使得王国维从旧学转向新学所重视的理科,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从理学转向文学与哲学,辛亥革命使得王国维从文学与哲学转向史学研究。当然,这些转变也有王国维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学大师王国维融贯中西,通释古今。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自己的"出入说",综合全面分析影响王氏"出入说"的各种因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他的"出入说"及其它美学和文学思想,也有利于对其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出更加客观、公平和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历来对王国维自杀原因的分析 ,不囿于个体的角度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其自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文学批评领域大放异彩,意境说更是影响深远.然意境之说由来已久,前人早有论及.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是认识为主政治论为辅,他崇尚学术自由精神;主张有区别地实行精英教育;认为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要同时论发展;主张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以及高教管理应走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意境论被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第一次纳入审美范畴,他所说的意境构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建立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对创作与欣赏的区别便未加以厘清。  相似文献   

16.
围绕王国维“无我之境”诗论的提出、阐释与理论批评实践,系统考察其国学渊源。  相似文献   

17.
对于笔者关于苏词“故国神游”即“故乡神交”的见解,王振泰、赵逵夫二位先生先后发表过不同看法。本文针对他们的意见,进行了答辩,指出了他们在文献理解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就自己原来的见解作了进一步的补证。  相似文献   

18.
王献唐先生与齐鲁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献唐先生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负责山东省的物典籍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作为一代名学,面对战乱频仍、斯扫地的局面,王献唐先生不辞辛苦,忘我工作,为齐鲁化的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巨大贡献,在民国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王昌龄女性题材诗歌作品中,对不同人生阶段与处境的女子所做的描写,并与前代女性题材作品对比,浅谈其此类诗歌的风格与特色,融分析与鉴赏于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