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劳百恒 《钓鱼》2006,(18):71-71
由于地处山区,与在当地可以看到《中国钓鱼》杂志不同,《钓鱼》杂志在当地很难看到,书刊、零售都没有,订阅就更没有了。去年到省城买渔具,渔具商送了一本给我,感觉不错。今年我试订了第一季度,真的不错,就直接续订了一年。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9S):5-5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恩重如山     
1984年10月,《中国钓鱼》杂志诞生了! 这是中国第一本诠释钓鱼文化、传授钓鱼技术、交流钓鱼经验、推广钓鱼运动、规范钓鱼比赛的体育休闲类的钓鱼专业杂志。 为此,徐向前元帅特别为本刊题下了四个平易近人的大字——“中国钓鱼”。 从此,中国钓鱼人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山青水秀,人欢鱼跃;有了自己的一个窗口,放眼世  相似文献   

4.
王慧武 《钓鱼》2008,(8):69-69
从我收到第四期《钓鱼》杂志所附的“格瑞”钓钩的那天晚上起,我就一连几天都在想用哪种线组、钓什么样的鱼。周末,我实在是想试一试这包“格瑞”钓钩的厉害,就把我晚上想好的那一套线组组装起来。3号大线、2号子线配上“格瑞”钓钩,再选上一尾5号长脚长尾标,开车去我们这里的汾河二库试钓。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04,(18):32-33
是一个秋色艳艳的午时,下班时满腹的好心情被新送来的第16期《钓鱼》杂志所浸满,端坐庭院里的鱼池边,展开了杂志……猛然间有一行标题像一颗跳蚤似的,从书丛里蹦了出来,感到周身肉麻——《恒言夺理任说无罪》(以下简称《窦》文),转瞬间这种感觉又衍化为“文革遗风”扑面而至,似乎那八个大字又在滴血了,嗅着这有了点血腥味的遗风,我哑然了……  相似文献   

6.
师海鹰 《钓鱼》2005,(15):54-54
从6月初开始,心里就总想着给贵刊写一封信,我要告诉各位尊敬的编辑,最近这几期杂志太好看了。  相似文献   

7.
席新辉 《钓鱼》2006,(22):70-70
感谢《钓鱼》杂志的编辑们办了这么好的钓鱼杂志,衷心地谢谢你们。临近年终了,看了将近一年的杂志,总体上感觉本年度《钓鱼》杂志受到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欢迎,其发行量直线上升。根据我的观察,其他的几家钓鱼媒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钓鱼》杂志新千年第一期上“杠头”开始叫板了。我认为:钟越敲越响.理越辩越明,这个“杠头”设得好。我这个人也爱“抬杠”,现就“杠头”提出的两个传统说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宁夕雨 《钓鱼》2006,(9):42-43
读了《钓鱼》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师傅“程大鱼”》后,不由想起了已故的我的钓鱼老师“戴高手”来。“戴高手”是我们当地钓友们对他钓技高超、品德高尚的赞誉之辞,他的真名叫戴良焱,四川眉山人。我称他老师有三个原因:一、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学教师,无疑该称老师;二、从1962 ̄198  相似文献   

10.
《垂钓》2005,5(12):1-1
大家是否还记得一个很有趣的争论:2000年和2001年究竟哪一年才算是新千年的第一年?现在我们面临着同样一个困惑:2005年第12期和2006年第1期究竟哪本才算是我们建刊五周年的纪念版?  相似文献   

11.
冰钓近十年,从没有这么爽。进入三九,鱼越来越难钓,腊八以前,每天钓个一两千克鱼很平常,三九以后一天能钓上三五条鲫鱼都不容易,而且鱼的个头很小。正在此时,《中国钓鱼》2006年第一期送来了,打开一看,全是讲冰钓的。一口气读完,已是午夜两点,睡意全无,只盼天亮,好去重新凿冰垂钓。好不容易等到天明,看表8时整,草草洗脸,整装出发,听到晨练的邻居嘟囔:"这钓鱼的人真是疯子!"赶到鱼塘,我是第一个。赶快凿眼,四个角打了12个,中间打了6个。趁人没来,赶紧挂上红虫钓吧,试试这不打窝的钓法。红虫刚放下去,缓缓一沉,提竿,中鱼!一条鲤拐子约有400克,晃着红红的尾巴,被我拉上冰面。窝子惊了,换窝再投,工夫不大,又上一条,这条约有750克。好在我用  相似文献   

12.
王如波 《垂钓》2003,(9):70-71
  相似文献   

13.
《垂钓》2006,6(4):1-1
记得《垂钓》在策划之时,就有人提出这本杂志应该取一个另类但必须醒目的名字,比如《钩》、《鱼杀死》,当时我们就把这个提议否决了,因为前者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广告期刊,后者则锋芒毕露地有点儿歇斯底里。很快,大家一致认可了现在杂志的名字:垂钓,因为它显得很含蓄,很文化——很显然,从一开始,《垂钓》便想打起文化的大旗。  相似文献   

14.
立秋求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立秋。北京下了一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雨.很清爽、很利落,大家很高兴,说真真应了那句谚语,“早立秋,凉飕飕”。可只凉了几个时辰,残暑仍旧不甘地热着,但各大商场的服装柜台却迫不及待地摆上了新颖的秋装。  相似文献   

15.
我年过古稀,是我们都昌县最早订《中国钓鱼》杂志,买玻璃纤维竿,用商品鱼饵,参与台钓讨论的,现在又是惟一专钓滑口鱼的钓者。我钓鱼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现介绍给老年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利文 《钓鱼》2006,(14):68-68
我是一位《钓鱼》杂志的忠诚读者。《钓鱼》杂志我期期必看,篇篇必读。我最喜欢《竞技风暴》版块里面的《阿牛学钓记》这个栏目,吴世雄老师最近写的如何钓好鲤鱼系列介绍,对我帮助特别大。吴老师在介绍休闲钓鲤鱼的时候,就如何选择钓竿、浮标,如何配备线组,如何配鱼饵,怎样选择  相似文献   

17.
衣善新 《钓鱼》2005,(2):20-20
读了2004年《钓鱼》杂志第15期刊出的罗泽武钓友的《给钓鱼大师们的封信》后,有些看法想谈谈。  相似文献   

18.
刘定龙 《钓鱼》2014,(11):31-31
在看了《钓鱼》杂志上汤梦君先生文章后,根据您前面讲的情况,我有如下4个建议: 一、钩线号数合理 文中提到,用1.2号主线配0.6号子线应对"大小兼顾"的鱼情,我觉得这是基本合理的,但我觉得3号伊豆配0.6号子线,钩子略显得小了点。您用的0.6号子线,我猜测实际号数可能达到0.8号。如此说来,3号伊豆钩显得更小。  相似文献   

19.
回头是岸     
唐艳 《垂钓》2003,(8):69-69
  相似文献   

20.
孙美理 《钓鱼》2007,(10S):52-53
看到《钓鱼》杂志在今年8月下半期(第16期)第46页刊登的广东五华罗爱田钓友的一篇名为《钓滑鱼的几种不同方法》后,我也想谈一谈自己摸索出的钓滑鱼的一些方法。我对钓滑鱼也深有感触,对“久经沙场”的油条鱼,也“恨之入骨”,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又消耗感情,一次一次地漂动扬竿,就是光见空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