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功  孙爱国  毛宏珠 《科技风》2012,(18):139-140
针对五沟煤矿1023机巷所采用的支护方式和现场巷道的施工及维护状况,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理论研究,对巷道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了总结,以便对类似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真正发挥锚杆支护安全、经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复合顶板压巷道支护是国内外巷道支护的重点难点,而复合顶板在我国煤矿坑道中应用广泛。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是围岩变形剧烈且顶板容易脱落难于维护的巷道。笔者凭借相关工作经验,对这类巷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通过利用锚杆支护和注浆的方式提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同时加强顶板支护,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等手段,能够保证复合顶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煤矿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尚存在不足,锚杆锚固能力未能充分发挥,造成支护材料浪费和支护成本偏高。基于围岩与锚杆共同作用原理,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设计,有助于充分发挥锚杆支护的优越性。针对鸡西正阳煤矿七井巷道条件,通过计算调整锚杆参数的方法,进行锚杆支护参数设计,实现锚杆支护的参数优化。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得到锚杆的支护参数,充分发挥了支护体和围岩承载能力。本文工作对改进煤矿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在榆家梁矿4^-3煤的44301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监测站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锚杆受力、顶板移动、围岩松动圈测试、围岩力学性质,并对原有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为今后榆家梁煤矿的巷道支护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刘东煤矿穿煤层下山巷道破碎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UDEC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刘东煤矿下山穿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超前注浆+锚网喷、锚索、U型棚联合支护可有效提高围岩自身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围岩塑性区的范围,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现场工程实践及实测表明,采用联合支护后,主下山穿7煤段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穿煤层巷道围岩的控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淮北朱仙庄矿876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特厚软煤层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松软围岩在固定支承压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采用棚式支护不能控制有害变形的产生,并提出"主动支护+被动支护"联合支护对策,即首先采用高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支护围岩控制不连续变形,并滞后架U形棚支护。  相似文献   

7.
东海矿现处在深井开采阶段,工作面回采阶段巷道矿压显现异常剧烈,巷道收缩变形量大,在矿压观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优化巷道支护参数,提高支护强度,对先期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进行了优化设计,控制了巷道围岩大的收缩变形,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摸清其围岩赋存特征,运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治理前后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显示,优化后的支护方式理论上能够有效控制底鼓变形,进而结合工程实践应用,通过现场观测,巷道底鼓问题得到了成功控制,研究结果能够为类似深井巷道底鼓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巷的主要支护方式是锚杆支护,关于锚杆支护选择及设计上存在多种方法,在此针对矿井采用的双巷布置情况,在确定支护参数的前提条件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对巷道中围岩应力的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巷道开掘后有无锚杆支护的围岩应力变化及锚杆间距变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拳文通过对软岩巷道矿压特点、变形规律、巷道破坏机理、围岩影响因素以及巷道支护技术的理论研完,阐述了煤矿在软岩开采过程中巷道的变形量大。对软岩的特性、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对锚网索复合支护基于耦舍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表明了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变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是一种即经济又先进的支护形式,如何在软岩巷道中应用好这种支护形式,无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任占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39-139,136
以深部煤矿巷道底鼓问题为出发点,在摸清其围岩赋存特征,运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治理前后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显示,优化后的支护方式理论上能够有效控制底鼓变形,进而结合工程实践应用,通过现场观测,巷道底鼓问题得到了成功控制,研究结果能够为类似深井巷道底鼓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鸡西东海煤矿巷道底鼓问题为出发点,在摸清其围岩赋存特征,运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治理前后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显示,优化后的支护方式理论上能够有效控制底鼓变形,进而结合工程实践应用,通过现场观测,巷道底鼓问题得到了成功控制,研究结果能够为类似深井巷道底鼓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米村矿2 8煤柱上付巷外段巷道围岩移动变形的观测,分析软岩巷道围岩移动规律,采用反分析法反推作用在巷道支护上的围岩压力分布,对煤矿巷道主要的几种支护形式进行介绍,结合本矿工作实践经验,采用工字钢联锁加固U型钢支架支护巷道,增强了巷道的整体抗压能力,有效降低了因应力高度集中造成局部巷道支架扭曲变形甚至破坏情况的发生,减少了巷道的重复支护,降低了巷道的支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顶板运动规律和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对锚杆参数的确定和支护效果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例对现有巷道顶板维护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支护方式,以期达到降低巷道支护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距离煤层开采是一个困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为解决某矿11-101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问题,结合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对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弱化作用,除密度外其余各项物理力学参数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加大支护强度、提高围岩残余强度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根据煤岩测定参数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杆—锚索—工字钢"的支护方式。实践应用证明,该支护方法效果良好,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某煤矿310水平大巷回采支护难题,在分析软岩巷道变形成因基础上,对310大巷进行支护参数设计,提出新的支护方案,利用FLAC3D软件模拟研究巷道受力特征,并对巷道两帮及顶底板变形位移量进行监测。研究表明:锚网索-钢拱架联合支护对附近煤体起到了锚固作用,能够形成承载结构,共同对围岩变形产生抵制作用。现场进行为期90 d的监测,顶底板总移近量为253 mm,两帮总移近量为290 mm,有效控制了巷道的收缩变形,为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高应力深埋回采巷道煤层围岩稳定性控制,提出钻孔卸压技术与新型预应力让压锚杆耦合支护设计的方案,并利用ADINA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分别采用钻孔卸压、让压锚杆支护、钻孔卸压和让压锚杆耦合支护状态下巷道顶部和帮部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钻孔卸压与让压锚杆耦合支护情况下的位移量最小,卸压让压效果最明显,耦合效果最佳。通过工业性试验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对比分析,5218综放工作面支护效果表明:钻孔卸压有效地释放围岩高应力,让压锚杆有效地抵制了巷道顶板及帮部的位移,耦合支护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良陆差、变形大、难支护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等方法,从巷道支护方式和巷道断面优化两方面讨论了深部综放沿空巷道的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直墙半圆拱形断面、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方式能够较好的控制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减少巷道围岩变形,增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平庄煤业集团六家煤矿井田范围内6组煤可采煤层较多,属近距离煤层群。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后,支承压力重新分布,形成应力集中区,因而选择一种合理的支护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WIIN36-6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稳定性为背景,通过现场观测对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支护形式下巷道变形量与松动圈范围不大,可以保持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矿开采技术条件及覆岩空间结构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模拟软件,对7191工作面巷道的围岩稳定性特征,包括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周边破坏区域发育形态和周边的位移特进行了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修正了原来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达到了巷道稳定效果,该技术对类似矿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