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往往通过兼职行为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 导致采用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的教育收益率存在偏差,为了消除教育收益率偏差,使用典型地区劳动力市场问卷调查数据,估算两个收入函数———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和不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结果显示,后者较前者在教育投资回报系数上高出8%左右,这一结果表明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过分夸大了教育对工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程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教育收益率研究多是对普通全日制教育体系的分析,缺乏对远程教育的相关实证研究。基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学习者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我国远程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达到了9.3%,控制了个人特征和职业特征相关因素后,教育收益率仍然达到8.8%,远远高于以往针对普通教育体系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远程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受个人特征和职业特征影响较小,而不同专业类型的教育投资中,工科类专业的个人教育收益率达到11.7%,文科类的收益率为7.2%,两者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远程教育投资具有明确的收入增长指向性,选择理工类专业接受高等教育更能够实现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对收入的贡献是通过教育收益率来描述的,从收益率-分位数曲线的斜率可以判断具有同等教育水平的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投资风险进行国际比较,发现教育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关系与金融投资具有相似的规律,期望此能为我国的私人教育投资风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用ORU模型估算我国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收益率为正值,但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个人发生过度教育仍可获得收益,但收入会受到损失。分工种、分行业和地区的估算表明:在教育水平和工作技术层次紧密相关的工作领域,教育和工作配置关系对配置程度较高的工种收入影响很大,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相反,对配置程度较低的工种收入影响较小,如办事员。在竞争性强和收入低的部门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较低,或者不显著。相反,在垄断程度和收入越高的行业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越高,这可以解释即使发生过度教育、受教育者如何仍然愿意在该类地区和行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扩展时期,我国的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出现。过度教育在行业和地区上都表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这是由于在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条件下,不同行业和地区收入差距过大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过度教育发生率有增长的趋势。用ORU模型估算发现,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说明发生过度教育会使个人收入受到损失。在政策选择上,现阶段应按照渐进、适度的原则扩展教育规模;加大调控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造成过度教育高度集中在高收入行业和地区,导致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个人也需要理性投资教育,避免因过度教育的发生降低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HNS2011的调查数据,利用加入地区、年龄、性别等控制变量后的明瑟方程,采取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着重就城乡总体教育收益率、城乡各教育阶段教育收益率及城乡各收入阶层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与比较。研究发现,教育收益率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但无大幅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并在城乡内部表现为明显的教育阶段性差异及阶层差异。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及城乡内部教育阶段性与阶层差异特征表明,教育扩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分配而不是教育收益率,但是影响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7.
教育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贫困地区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显著提高,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探讨在教育水平提高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不增反降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心理资本这一影响因素引入到明瑟收益率模型之中,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教育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使用分位数回归的办法考察心理资本对不同收入分位点的教育收益率所造成影响的差距,可以发现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心理资本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农村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ory S.Becker)认为将个人增受教育之后预计将来能多赚的收入与因多受这种教育目前个人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因上学而放弃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加以比较,考察其间须以怎样的百分率与前者相乘才能使二者相等,此一百分率称为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影响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因素除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外,还有家庭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扩张上,然而由于高教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现有文献对我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普遍偏低,与对世界其他同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础教育扩张"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分析了1948—1965年间出生的农村户籍人口在不同生命节点的教育收益率,以此研究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扩张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住户收入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农村数据的分析发现:1953—1961年出生人群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950年出生人群高出1.5年,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快于男性。受影响最大的1960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达到13.8%,而1951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仅为2.8%。虽然文革期间的教育扩张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但从之后的收益表现而言,即便控制了无法观察的能力影响,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回报率和非农务工收入回报率依然很高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暗含着教育扩张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以1995年数据为例,控制时间和其他可观测变量后教育扩张使得1953-1961年出生群体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1.1年,这意味着教育扩张使得该群体家庭年平均收入增加了12.4%,非农收入增加了15.5%。从长期来看,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助于缓解代际收入差距,是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明瑟收入方程估算教育收益率的方法在经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遗漏变量、测量误差、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等问题的存在,采用OLS方法估算的教育收益率是有偏误的,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较为详尽地讨论了如何纠正OLS估计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