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指出其主要功绩是实现了由古典文人教育向现代平民教育的转型,达成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目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扫盲、推普,初步形成了现代白话文教育规范。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经验主义、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泛滥,“泛政治化”导致了“话语专制主义”、“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教学规范的本体论错位,语文应试教育与言语应用及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实现悖离,“科学化”沦为“伪科学”,语文学科沦为“伪学科”,语文界狭隘的排外心态等。认为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语文界要以开放多元的创新意识对语文教育作哲学的和学术的研究,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 ,指出其主要功绩是实现了由古典文人教育向现代平民教育的转型 ,达成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目标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扫盲、推普 ,初步形成了现代白话文教育规范。主要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 ,经验主义、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泛滥 ,“泛政治化”导致了“话语专制主义”、“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教学规范的本体论错位 ,语文应试教育与言语应用及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严重悖离 ,“科学化”沦为“伪科学” ,语文学科沦为“伪学科” ,语文界狭隘的排外心态等。认为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 ,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 ,迎接 2 1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 ,语文界要以开放多元的创新意识对语文教育作哲学的和学术的探究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旨归何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对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何要求?语文界人士对此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就语文学科性质而言应以“人本”为核心——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其阐释依据如下:   1.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   长期以来,国内在语文学科的功能定位上,主要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议。过去由于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导致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尤其是当语文沦为应试教育的一种工具时,过强的功利主义和教育短视,更是轻视人文涵养、人文沉淀、人文价值对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作为塑造“求真”、“向善”、“崇关”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对语文学科理解的偏差,即“语文即语言文学”的褊狭观念,也没有对语文学科进行科学、全面的界定,致使语文教育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的窘况,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这主要是由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性质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有许多特点,诸如语言、人文、审美……但它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特点是它的“言语性”。根据索绪尔的论述,“言语”指“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独具的学习“言语”的特殊属性。因此,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学习言语,包括学习个人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实际运用,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同时,语文学科负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责任,语文教育还必须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学、构建社会心灵的任务,这便有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和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语文工具说对语文基础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出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关于语言本质的经典理论的深入解析,论证了“语言是手段、工具”的真正含义,强调了思维、思想与语言的一体性。提出了母语教育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善人的言语状况,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结论是:中小学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母语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完善人的言语行为,完善人的思维、思想和交际  相似文献   

7.
学前阶段的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言语教育。学前言语教育是全学段语文学科教育体系的起点,有其阶段特征和特殊的价值地位。言语教育与其他学段语文教育的协调运行,既能发挥自身的整体功能,又能提高语文学科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界客观存在着一个令人忧思的悖论——即语文学科本应该是最有魅力、最有情趣、最能开发学生才智和潜力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它却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的学科之一。怀着对此问题深深的痛感,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上溯先秦、下探当代,对我国数千年来的语文教育传统进行梳理和分析。他发现根源在于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语文教育,在其百年发展史上,没能从学理的高度完成对传统语文的反思与突破,所建构的是“外部语文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保立昆 《云南教育》2000,(21):15-16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以前,我们曾把语文学科看作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因而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也曾提出过“工具性”和“思想性”结合,这也只是使语文教学成了“语言技术训练+思想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背离了语文的基本属性。近来,语文界提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应当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基于对中国传统语文的深刻认识。据此他倡导语文教育应该以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终身以之”的习惯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科的“言语”本位和运用的特点,并对语文教材科学化序列的构建,具有民主色彩的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从而以科学为导引奠定了现代语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最近,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其中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也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形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多数人都把语文学科当做工具学科,只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工具论者最具典型的论断就是: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学科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工具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工具性。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纯工具论倾向给了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所发表的邹静之、王丽、薛毅的三篇文章对此有过淋漓尽致的揭露,并引发厂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语文课不能“课中无人”,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有论者在学理层面上论证,与其说语文是“语言”,还不如说是“言语”,因为“语言”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言语”则突现了“言语主体”即人的存在,“言语”强调的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应该说,“言语”概念是在“人文”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属性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的历史性转向——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试图建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主题词“言语生命”,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特性是“言语”;人的言语行为发生,源于人原始的生命冲动与言说欲求;以言语表现来证明生命的存在,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原欲”,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原欲”。“言语生命”,作为我们认识语文教育与一切语文现象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颠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后可以发现,它的主要功绩是实现了由古典文人教育向现代平民教育的转型,达成了“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目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扫盲、推普,初步形成了现代白话文教育规范。  相似文献   

14.
吉春亚之人,文静随和,谈吐儒雅;吉春亚之课,形态大气,驾驭自然;吉春亚之思想,观点鲜明,辩证统一。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及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都初显其较深刻的意蕴和个性特色。一.语文学科的特性是言语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目前众人见智的情况下,吉春亚对此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言语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其基本观点是:1.“言语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主体。2.“言语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3.“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4.“言语能力”是语…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抹煞不了成就,成就也掩盖不了问题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这篇文章后来被语文界称作语文教改的“一声惊雷”。从这时算起,语文教学的改革至今已进行20多年了。20多年来,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涌现出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和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使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语文学科率先从“文革”的废墟中迅速崛起,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阴阳相抱利弊共存的,在语文界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尤其…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语文高考有力地促进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引导中学语文完成教学大纲。试卷涵盖了中学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促进了其知识体系的完善,开创了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格局,显示了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试题严重脱离现行语文教材,致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选择题大量涌现影响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有害于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出现困惑的主要原因,是高考试题的超前和语文教材滞后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语文“题海”是对教材内容的自发的补充,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成功的语文教育一定是遵循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有这样三个最为基本的判断:语文是以学生言语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言语交往教育;语文教育是依托文本实施的以“整合学习”为特征的学科教育;语文教育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母语教育.现代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的这些教育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语文学科培养的关键应当是语文思维,而语文思维的关键则是言语思维能力。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积累、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初步探讨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目前人们基本上取得了共识,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但是由于“工具论”长期占统治地位,导致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严重缺失,学生的人格被严重异化。作为对走向21世纪教育要求的回应,尤其要加强人格教育,在语文教育中举起人格教育这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所固有的,理论上为文中有道,道中有文,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以文带道、寓道于文。本文着重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中国古代教育和国外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学现状、系统论、“立体工程”等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