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激笑的苏茜     
肖春 《神州学人》2004,(12):37-37
苏珊娜是我接触最早.也相互了解最多的德国人。记得第一次见她是教授带我到系里的各个办公室做初次见面介绍.在走廊里遇见的她。那时的她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带着一丝缅腆.微笑着向我伸出手.让我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了很多。当时系里有两个苏珊娜(Susanne),于是大家就叫她苏茜以示区别。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 《高中生》2008,(1):55-55
在我的德国老师中我最怀念的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给我的第一眼印象是年轻,大概还不到四十岁吧,穿一身厚厚的西装,面孔带点孩子气的红润。德国教授多半都有点教授架  相似文献   

3.
企业转型与职业教育———柏林工业大学Dring教授访谈录本栏编辑祁英国外职教●朱一平职业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今年6月,笔者作为浙江省教育代表团成员访问了德国,对柏林工业大学KlausW.Dring教授的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节省...  相似文献   

4.
德国西部的凯撒斯劳滕是中国足球迷们十分关心的城市,该市的足球队是德国甲级队的佼佼者。我这次赴德访问、讲学的正是坐落在该市北部小山丘上的美丽的凯撒斯劳滕大学(简称KL大学)。当一位长期在KL大学任客座教授的我国物理专家把我介绍给该大学物理系时,我认为此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虽然我算是上海师大的兼职教授,但毕竟只熟悉中学教学,仅参加中学教材编写而已,跟德国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很难有什么学术可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做客座教授已有一段时间了,一天,大学领导,渊斗教授请我去他家做客,我带着一束鲜花,按约定时间来到了教授家,教授及夫人爱娃早早在门口等候。  相似文献   

6.
穷相教授     
“穷得像教授”这一形容是肯定不能用在德国教授身上的。德国的平均工资是2000多马克,教授里级别最低的C2每月也有6000多马克呢。有些教授有自己的私宅,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许多教授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上学。但是在某些方面德国教授还是“穷”得很,比如在对待孩子上。教授对孩子某些在我看来是正当的要求也近乎吝啬。有一次我去一个数学教授家做客时,他上小学的孩子正跟他妈  相似文献   

7.
1992年3月底在我完成了两年博士论文和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从德国回国。同年9月,吉林工大聘我为教授。从回国到现在转眼近两年过去了,回想起来,这一段时间也许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这两年我从一名在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教授,这包括自  相似文献   

8.
186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已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地誊写一遍。  相似文献   

9.
去德国福克旺艺术大学看我的戏排练演出,在教授的家宴上结识了一位中学校长,聊起各国教育体制的异同,我吃惊地得知,德国近半个世纪来有个趋势,与美国和中国都相反——中学毕  相似文献   

10.
姜辉 《陕西教育》2005,(11):59-60
在我没有去德国漫游之前.一听到“德国”这一名词.心头就产生一股“厌恶”的感觉。因为该词往往让我与电影上的“德寇”、“纳粹”、“法西斯”和“希特勒”联系起来。如此我的眼前就出现了盖世太保枪口下的暴行……但在我漫游德国后.我才认识到如今的德国人,是那么的热情、诚挚、友好、无私、善良。但更令我崇敬的是:德国人勇于承认“二战”时羞耻的历史。为防止新纳粹势力的滋生.德国政府便狠抓对青少年的教育:要直面“二战”的历史.要以史为鉴,方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更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那么.他们是怎样教育青少年直面“二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月前,我受公司派遣前往德国柏林出差,事情处埋完毕后,德籍员工罗尔提出陪我去看看柏林的公共厕所.我一听就笑了,说:“公共厕所有什么好看的啊?”罗尔说:“德国的公共厕所不仅仅是用来‘方便’的。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德国的旅游活动中,还专门有一项‘厕所游’,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德国的公共卫生史,了解德国的厕所文化.”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来了兴趣。  相似文献   

12.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北京拜访了作家史铁生,这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而这一愿望起先是从叶廷芳教授的谈话中萌动的。叶教授是现代德国文学的研究者,他的大量翻译工作以及对卡夫卡的深度研究影响了一批中国的当代作家,王蒙、余华、宗璞等人都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过他们的感想。  相似文献   

13.
《世界教育信息》2004,(11):14-14
改革开放以后.大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德国求学,他们的刻苦精神和优异成绩.特别是在数理化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才能,得到许多大学教师和教授的认可和赞许。但是德国一些官僚机构和大学一直以来却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这只是少数中国学生的情况,而且是“死”学出来的。因而尽管中德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和我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不断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德方(特别是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和外交部)仍未认可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我国大学生仍要经过一个学期以上才能进德国大学从头学起。德国内部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是到目前为止谁也拿不出证据证明我国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4.
胡光麃 《留学生》2011,(5):52-53
我的教授和实习生活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一年级时,读了一门化学实验课,教授穆勒博士(Dr.Edward Mueller),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那次,我考试的成绩是99分.穆勒教授便对我说.只有比我高两班的中国学生侯德榜曾经得过这样的高分.  相似文献   

15.
真没想到,在德国看病,不是痛苦.而是一种享受。 前一阵,在德国考察学习时.大概是因为水土不服,我的风湿病发作了。第二天凌晨,同事打电话到附近的一家医院。将我的症状述说了一遍.没想到医院很快就作出了回应.并说已经给我排定了治疗时间和主治医生.请我们准时过去。  相似文献   

16.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及课程学系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及课程学系介绍[德]儒尔克(T.Rulcker)著李育红译[译者按]这篇文章是我请儒尔克教授专门写的。儒尔克教授自1970年以来一直从事教育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一直担任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课程系教学计划委员会主任,负责全系的课程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我从瑞士去德国的维尔茨堡大学,该大学的海蒂教授告诉我,他将去中国访问,给德国在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举办“文化全球化”讲座。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在中国举办这样的讲座呢?”答曰:“现在德国在华企业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一种‘文化冲击’现象,很多德国企业管理人员,刚来中国工作时精神状态很好,心情愉快,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精神便开始萎靡起来,有时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也可能发展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很多人开始有了空虚和孤独之感。海蒂教授希望通过他的努力,化解这些矛盾。其实,…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0月,武汉。在第四届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心理学大会的招待宴会上,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主题报告人哈克福特教授坐在我旁边。令人高兴的是,教授竟是我在德国科隆体育学院进修时的校友,我早他一年获得该校的体育科学博士学位。交谈中他忽然提起20年前,科隆体育学院曾有一位中国学生遭遇车祸,受重伤后坚持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他问我是否认识这位同学?面对这样一个提问,我平静地告诉这位德国朋友“那就是我。”1979年5月30日黄昏,在科隆体育学院主楼北边150米远的丁字路口,我被飞速行驶的有轨电车撞倒,被拖拽出100多米。20分钟后,我被送到科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10,(12):38-38
很早就听说德国人非常遵守交通法规,即使在凌晨三四点钟.路上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也不会闯红灯。前不久,我有幸到德国参加中学生交流互访活动.从我接触的德国中学生身上,我更加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不闯红灯。  相似文献   

20.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敏华 《物理教师》2008,29(5):49-51
1引言 1888年,著名物理学家赫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Der Karlsruher Physikkurs,简称KPK)就是在这所大学的物理教学研究所产生的.最早主持这一课程开发规划的是福尔克(G.Falk)教授,而福尔克在这方面所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吉布斯的热力学理论.福尔克去世后,这一课程的开发工作由他的同事赫尔曼(F.Herrmann)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