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武术训练课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体育科学》2002,22(1):31-33,36
为了使武术训练课质量得到客观的评价,在文献调研、商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社会学统计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训练课质量进行综合评估,设计了相关的评估运算程序,并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U-23岁足球队技战术训练课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我国26支U—23队伍的技战术训练课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评价我国优秀青年足球队技战术训练课质量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波 《中华武术》2023,(5):57-59
运动训练的特异性和适应性,是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尤其是在专项训练课中,训练质量的累积可能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适应和运动能力的提升,通过便携式设备评估专项训练的训练强度和训练质量,也是实施科学化训练的手段之一。因此,通过评估男子800米跑专项训练课个体血乳酸的变化,为日常专项训练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课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训练课是运动训练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为了提高训练课的质量,必须对训练课作出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当前,随着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运动训练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影响运动训练课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教练员讲授知识是否科学,是否准确、明白透彻,各训练环节是否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训练态度是否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训练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田径基础训练课的内容安排及结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基础训练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和业余体校。由于各地的条件不同和教练员的水平差异,使得基础训练课的练习形式和效果良莠不齐,为此,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的基本特点和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训练课形式,对青少年田径基础训练课的内容安排和训练课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总结,供教练员们参考。   一、训练课的安排和周期   田径基础训练课的训练应以周期循环的方式进行,我们称最小的循环周期为小周期,通常为 7天。一个小周期中训练课的次数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素质水平和承受训练的能力进行安排。   青少年一般从 13- 14岁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国重点青年男排训练课质量测评指标数据的定量分析,反映了青年男排训练质量的现状,并构建了青年男排技术课质量评价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评价学、课堂评价学、运动训练学原理,遵循体育院校训练课教学规律,对训练课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使评价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克服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观性,提高综合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为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训练课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芳 《游泳季刊》2002,(1):31-33
训练质量的优劣,在于教练员对计划过程的控制。对训练的控制能力体现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影响着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教练员应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丰富和开拓思维,并结合理论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执教水平。少儿运动员正处于动态的成长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年运动员有明显差别。因此,对他们的训练控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单纯一个“严”字是片面的,也是不合理的。教练员要提高对训练课的控制能力,使每次训练尽量实现自己的意图并不是件易事。这需要对少儿的心理和生理动态变化有较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单凭训练课上的一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功夫应下在课外,  相似文献   

9.
我国足球优秀运动员体能负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1994年全国优秀足球队春训期间的大负荷训练课和比赛,进行了体力统计和生理机能的监测及评估,对在足球比赛中的能量代谢问题和足球运动员应具备的部分专项生理机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经7~14天暴露于热环境,运动员可产生热适应,但这一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最初,训练课的时间和强度都应低于正常训练水平.例如:如果平时标准的训练课为60分钟高强度练习,那么在热环境中的头几节训练课应改为15~30分钟中等强度的练习.经过7~10节训练课,逐渐恢复至常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特长班教学内容适应程度和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体育特长班培养学生体育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曹莉娟 《体育科技》2003,24(3):66-70
体育课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但是 ,现行的班级体育授课制仍然是沿袭以智力、高考分数为核心 ,方便文化课教学的编班制进行体育课教学 ,这无疑影响学生体质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而且给体育课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 ,从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实际需要出发 ,打破单纯按智力、分数的分班制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恒江  蔡立健 《体育科研》2009,30(1):99-100
运用问卷、访问法及特尔斐法,拟定影响体育院系技术课训练质量的批判因素,再针对各批判因素用屡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理论对影响技术训练课质量的各层次和诸因素建立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目的是将训练水平转化成为比赛能力。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模式体现"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强度"的特点。赛前训练内容以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为主,同时协调好技战术训练同专项素质训练,恢复训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需重视伤病治疗、控制体重、营养恢复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医务监督工作,为构建摔跤运动员程序化参赛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89-690
短跑作为一种速度加力量型项目,其力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但我们发现短跑力量训练中常用的手段,与短跑技术要求和用力方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发生脱节。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来验证"渐进式"组合练习方法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糊数学的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研究,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方面进行构思,设计了多层次、多指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元评价数学模型。经实验验证,该评判体系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尚停留在经验定性描述的阶段,因而难以准确评价其质量,也就难以正确指导教学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法”,可以对体育课评价有关各因素的“权重”加以准确量化与科学分析,达到对体育教学过程宏观调控与微观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和鉴定,是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质量与鉴定质量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把握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对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经济性、复合性、服务性、表现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能够为建立灵活、开放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及问卷、访问法,对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教学行为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认为,该研究具有可靠的信度和较高的实效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体育教学优质课的评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