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体育科技》2011,32(1):9-11
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文化演进过程影响下,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不同特征,揭示了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在价值取向、思想体系与性质上的差异,旨在为深入认识奥运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百年一遇,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东方文明古国。当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遇到东方的传统体育文化。两者就会在冲突中产生融合,这种融合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仰由特殊伦理和普通伦理两部分构成,前者在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特定团体、特定阶级中产生并为特殊人群所遵照奉行,而后者则更为基本和一般,相对不受时空、民族、阶级、国家、宗教和政治的左右。比如同为儒家思想的“忠、孝、节、义”,忠和节便更倾向于前者,而孝和义则更倾向于后者。我们说奥林匹克的理想永恒价值和超越精神,当然是注重奥林匹克的恒远的东西,肯定奥林匹克之于整个人类的更普遍的意义。奥林匹克之形成并敢称主义,为世界不分宗教、民族、政治制度的国家所普遍承认和接受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虽然从顾拜旦那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的伟大是超越时代的。读过他的著作,你会发现,恩格斯、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乃至近现代一大批文化人类学家论述的不少问题在达尔文那里都已论述过或至少已经发端。无疑,后代许多学者都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启迪。本文涉及的“性选择”这一重要概念也是达尔文首先提出来的。 我们认为:竞技活动最早便产生于这种为实现性选择的雄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两体育文化在科学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谐思想是两体育文化的共有属性,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奉献.  相似文献   

6.
奥运精神不仅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性,而且也包含着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平等理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品质都将铸就人类文明的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本土化到底孰优孰劣?全球化究竟是现代化还是西方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两个热门话题。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即便是本土化、民族化的最坚定的主张者,也无法否认全球化的实际存在和不可逆转。显然,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但第二个问题呢?全球化究竟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一次总体整合?是信息时代空间距离和阻隔的消失世界变成了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础的儒道家学说,使中国传统体育更重于人体康寿、保健养生,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更快、更高、更强”对人自我极限的挑战精神有一定距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融合补充,才能使二者共同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郝勤 《体育科学》2007,27(12):3-9
从传播学研究角度将奥林匹克传播历史分为跨国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全球化传播三个阶段,并从信源、信宿、讯息、媒介等角度分析了奥林匹克传播的基本要素,分析奥林匹克传播的五大特征,提出了北京奥运会三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乒乓球文化自身面临着整合与创新,对外面临着推广与传播的重任.在对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现象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走"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发展之路,并从更新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传播措施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做了精辟的论述,以及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旨在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已近一周年。然而从申办之初至今,仍有一些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存在一些模糊乃至偏颇的认识。厘清这些价值层面上的疑问,是使冬奥会筹办工作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依据文献和自身经历,作者选取了5个代表性较强的常见问题为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申办冬奥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果的体现;第二,北京和张家口具有的人口效益规模,使冬奥会将更有利于环保、交通、旅游、健康等民生领域的改善,能有效促进体育的冬夏季平衡,使老百姓冬天不再被动消极地"猫冬";第三,我国严肃对待冬奥会的申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负责任的体现;第四,冬奥会筹办投入大部分用于城市的建筑、交通、环保等基础建设,举办冬奥会的盈利是可观的,而且有长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第五,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方面促进2008年奥运会遗产的利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双奥运"品牌遗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2006,(3):26-2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因此,顾拜旦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罗格说:“没有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教育,就是一届平庸的奥运会”。北京向世界承诺要办一届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奥运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北京特色的教育遗产。2005年12月6日,北京启动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大、中、小学生为对象,通过全面贯彻和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来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为了将这一教育计划落到实处,北京将实施“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在中小学命名和建设一批“北京奥林匹克示范校”。《体育教学》将从本期开始开设本栏目,为大、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提供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及取得的成功,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分析了我国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西体育文化的第一次融合诞生了近代武术竞技,但战争的炮火和其所依附政府的命运,导致了它的夭折。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也为现代竞技武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指引下,竞技武术完成了夯实基础的国内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武术确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西体育文化开始了第三次融合;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武术营造了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武术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竞赛项目,标志着中西体育文化将在奥运层面上展开第四次融合;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决定竞技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将是历史的必然,中西体育文化的第四次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5,(6):63-67
以青春偶像著称的台湾体育电影,在着力于展示偶像明星的身体影像,达成对受众视觉消费的迎合的同时,也力求表现外部权力对主人公身体欲望的规训。然而这一外部权力形式并非清晰的国族意识形态,台湾体育电影倾向于以"个人成长"主题置换"国族认同"的惯常叙事模式,进而呈现出一种无关乎国族的叙事姿态。影片中充斥的有关在地文化空间的影像书写,在彰显其"本土化"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在潜隐层暗含着一种意识形态询唤,一种以空间书写生活方式,以叙事渗透文化蕴藉的"台湾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武术是现代武术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走向奥运,举国上下正准备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文奥运”之时,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特点、变异和更新问题,提出了武术文化创新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回顾奥运追求和平的历程;论证其追求教育与和平的“公共体育精神”比其自身竞技更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控制北京奥运“失稳”的预案;为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功 ,给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文章通过解读 2 0 0 4年雅典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深刻认识到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 ,一个不容置疑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以对“人文奥运”的解析为起点,引证了未来是一个休闲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应当提倡中国的休闲文化;阐述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休闲文化的忽略,并提出了些许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