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中国,在欧洲风暴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起步。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乃是一种化的变迁,是传统化在新的经济政治和外来化冲击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刻变革,并由此而导致新的经济政治的长足进步。因此,伴随着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中国现代化思潮也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演进着,从观念和化的深层结构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但经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和利用,又成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晚清国粹派是近代中国保守主义的一个派别.其思想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假国学,继承其中的精华部分.不反对学习西方,而是强调在学习西方时,要坚持以国学为主体,用西学来发展完善中国传统国学.  相似文献   

4.
晚清国粹派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文化派别。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对晚清国粹派的研究,并在相关史实的爬梳、概念的界定、历史动因的探讨,以及对其思想主张的全面总结和评价等方面都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而官,对晚清国粹派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传媒文化在晚清实现了向现代化的飞跃,在读者群体、发行数量、经营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传媒文化的许多特征,其打破了单纯作为栽体文化的功用和范畴,直接参与到清末社会文化活动中,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开启民智,文化的大众化形成,社会风气的营造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学"已经是当代社会不胫而走的名词,但是这个名词在社会上常被误用。有人把读经称为国学,有人把文言文本通称国学,有人把社会上模仿古代祭祀的礼仪仪式称为国学,就连背诵《弟子规》、二十四孝,也被有些人称为国学。林林总总,国学呈现出一种乱象,怪不得有些真正懂得国学的人主张放弃"国学"这个概念。但是,国学问题涉及到文化和思想的传承问题,涉及到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延续问题,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命题。其实,"国学"概念从产生到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古代国学不论是作为教育制度的名称,还是作为教育内容的名称,都与帝王宫廷有关,这些定义是今天不能直接沿用的。19—20世纪之交,"国学"与"盲目西化"对立,成为一种学术主张,并且具有了明确的现代意识和古为今用的品质,这才是现代国学的基础。所以,国学现代化的首创人物章太炎的学术理念和特点,是十分值得总结的。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中,相对于章太炎所处的时代,又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学尚需进一步推进。必须克服滥用"国学"复古的偏颇和"遗产无优劣论"的片面性,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发展国学,让国学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新文化的征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用琊器的批判动摇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彻底扫荡了以江浙为中心的空疏无用的“考据之学”;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兴起了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同时从器物层面引进了西方文化的科学技术,掀起了“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从而启导了晚清文化的深刻嬗变,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是盛行于晚清的一种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在其发展演变的晚清时期,这种文化观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阶段性特征的系统梳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这种文化观本身的认识,同时对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不无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发起保儒教活动,提出将儒家改造成西方式宗教(儒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引起时人激烈的争论。黄遵宪以其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的态度提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但他反对把儒学变成有宗教设施、组织、教义和祭祀活动的“儒教”。他认为只有积极吸收西学,合中、西、新、旧之学,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发展,并进而担负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黄遵宪的理性主义中西文化观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称的“滇文化”是一个以地域名称命名的文化概念,而文中讨论的,实际上就是云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滇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滇文化是以滇池和洱海区域为中心的多元地域立体文化;滇文化是以儒道佛文化为主干的多元综合文化.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化建设关系到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旅游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原则确立的基础与意义,分析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体”文化的建设重心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之谦是晚清前海派的代表人物,在绘画风格、技术、题材等方面,均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在由宫廷画向世俗画的演变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创新与保守——大学教授的艰难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2008,29(3):39-43
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音,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双重职能,大学是保守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大学教授徘徊在创新和保守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的选择。走出困境,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为己任。化解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矛盾,关键在于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论述近代“中体西用”思潮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中体西用”思潮属于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通过具体的历史分析,得出这一思潮发展的历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始终不渝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顺应时势变革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人类特有和特殊的育化方式.体育作为文化是文化的亚形态,它与文化在结构上存在对应性且互动共生.体育文化建设要旨在体育价值的文化评判与开发;要重在尊重与维护人的体育权,推动这一权利的普遍实现;要着力在促进民族、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定在体育强国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生命文化研究,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旨归的文化研究学科。生命文化研究,通过为现实的个人提供正确理解、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和其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清晰地勾勒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基本结构、整体功能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癌变”,“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迅速扩张则是人类文明的“癌扩散”。资本主义的症结不在其生产关系无法保证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其文化的危险的价值导向。在资本主义文化的导向之下人类会在生态危机中愈陷愈深。为走出危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智与德并重。  相似文献   

18.
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晚清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实际上评价翻译作品时,仅仅是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静态和孤立的对比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考虑到译文背后的制约因素,以及译文对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影响,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译文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质量文化论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何茂勋 《高教论坛》2004,(3):140-145
本文介绍了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结构层次、构成要素,高校质量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与原则。  相似文献   

20.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看,商周文化之间异大于同;从时地关系看,商周文化呈现多元化,秦汉以来的文化呈现一元化。商周之际是制度文化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周初思想文化的大突破,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枢轴时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到来。在商周文化研究中,习俗文化的研究应得到加强;习俗文化的几种动态发展类型是:因袭、变异、教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