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梦是什么我们的中国梦又到一年国庆时,新中国已经成立64周年。迎风飘扬的红领巾,是我的中国;书声琅琅的校园,是我的中国;收获硕果的土地,是我的中国;生产财富的厂矿,是我的中国!梦想在哪我便在哪,我是追梦的少先队员。我的梦,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2021,(3)
我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摄影,另一个是看书,研究中国文化。我对中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上下5000年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明都让我着迷。在我走访中国的大江南北时,我的目标是寻访一些非常具有"中国味道"的地方。在我看来,中国味道是五花八门的,不仅仅是某一种。想要尝试不同的中国味道,就必须走遍中国的东西南北。在我游览中国的过程中,我时刻不忘记录中国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正我喜欢中文,觉得中文比较容易学习,我也喜欢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在我的印象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2008年奥运开幕式上,我看到许多有关鼓、孔儒思想、印刷术、造纸、水墨丹青等方面的文化,我非常着迷。此外,我也喜欢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善良,孟加拉国与中国一向有着良好的关系,所以我来到  相似文献   

4.
卜心华 《高中生》2008,(23):52-52
最初我选择来中国是因为没办法。当时泰国AFS的老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只有中国可去了,问我是否想去。我嘴上告诉他们我想去,但心里其实不太愿意。但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我很喜欢中国的生活,在新的家,我有很好的中国父母,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妹妹,他们都对我很好,帮助我很多。如果有时间我们就会一起去吃饭或者买东西,我在家里很高兴。我在河北石家庄市第42中学学习汉语,在石家庄有8  相似文献   

5.
全新的日子     
我来到中国已经有八个月了,难忘那些全新的而又令人激动的日子。我当初被中国的语言文化所深深吸引,所以在韩国延世大学时选择了中国语言文学作为本科及研究生的专业。回想起来,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充满了乐趣。我非常喜爱苏轼和一些现代诗人。当我读苏轼的诗时,我总是被他所描绘的中国美丽的大好河山以及丰富的想像力所深深打动;当我学习中国历史和阅读《三国演义》时,我就计划去中国的许多地方旅游。我想,正是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促使我决定到中国来。之前,我在韩国一家专门研究中国金融市场的公司工作,公司的名字是“新华财经”。这…  相似文献   

6.
我生在美国,我父母为了不让我忘记中国,从小就在家教我中文,我也在美国的中文学校上课。我对中国的《西游记》特别感兴趣。1998年夏天,在我上七年级时我第一次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国学习汉语,就是说我是留学生之一。在中国生活,我看有四个方面与在法国不同。第一个方面体现在我跟中国人的往来。中国人对我总是很友好,他们喜欢跟我聊天。虽然英语不是我的母语,而且我的英语说得很差,中国人一直对我试着说英语。我发现他们以为每个外国人都会说英语,像美国人一样。中国人甚至以为英语是外国人的普通话。实际上,在欧洲会说英语并且说得不错的人比较少。所以我现在一直要跟中国人说汉语。他们对我说英语的话,我就坚持说汉语。在中国,我不要练习说英语。但是我们在交谈中还有误解。中国人常常问我:“你吃了饭没有?”…  相似文献   

8.
我有太多太多的梦想,人们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也许不能,但我要去尝试,我希望不管在哪里都能鱼与熊掌兼得。我的梦想一:美国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国和中国人。我的梦想二:中国能够找到在低龄人群中发现运动员的新方法。我的梦想三:中国人能够了解篮球。我的梦想四:中国篮球能够树立自己的风格。我的梦想五:中国球员不再寻找借口。  相似文献   

9.
我叫尚洁,来自美国纽约,但是我的家庭是从加勒比海移民到美国的。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92年。那时候,我在纽约读大学。我没有想到会来中国学习中文,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觉得我不能去中国,因为在我们那个地方从来没有人去过。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中国心     
黄霑 《高中生》2009,(10):37-37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相似文献   

11.
罗德里  陈思 《大学生》2013,(6):12-13
正4年前的9月2号,我来到了中国。说实话,当初我并不想来,是我的父母执意让我来中国,这也许是由于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我不一样。2008年中国举办了奥运会,世界各个地方都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父母觉得如果我来中国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光能够更多了解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在找工作时候也会有优势。在申请留学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外  相似文献   

12.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中国的不解之缘。我叫潘勋卓,功勋卓著的勋卓。我来自美国,老家意大利,现在的家在中国。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实际上我和中国的缘分从很早就开始了,对我来说,中国有种异样的熟悉感,她总会让我想起我的家乡意大利,从文化,到精神,都是如此相似:以亲朋为核心的家庭观,  相似文献   

13.
我看中国     
今年二月份,我从美国来到上海。为什么我要来中国呢?因为我小的时候,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四年以前,我曾经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学了一年中文。我很喜欢中文,但是在美国没有机会练习口语,所以,我决定来中国学习。今年二月到九月,我先在朋友的公司工作。我发觉中国跟美国不一样!例如,在美国大多数人开汽车,可是,在中国大数人骑自行车。我是在农场长大的。我家乡的人口大概有四千,大多数人是农场主,大家互相都认识。可是,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得多。我去过北京、苏州,还有嘉兴。在北京的时候,我游览了长城和故宫,我觉得长城…  相似文献   

14.
长城之旅     
“老外在中国”——当我的一个朋友问我是否能够以此为主题为某杂志写一篇文章.讲述我在中国的经历.这让我感觉有些奇怪.却也很真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原因是我的中国背景,我的母语是广东话.但我直到20岁才来到中国。我的背景与众不同。我的父母出生在越南.而我出生在以色列。我在八岁的时候移民到澳大利亚.因此也就没有强烈的中国或西方的文化或信仰。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年代,我从小就听到父母讲述逃难的经历,中国人民的痛苦遭遇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懂得,中国只有富强起来才能不受列强欺侮.在我10岁时上海解放了,从此,我经历了新中国发展成长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中国的不解之缘。我叫潘勋卓,功勋卓著的勋卓。我来自美国,老家意大利,现在的家在中国。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会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7.
陈邦利 《大学生》2020,(2):22-2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老师为我争取到了去中国留学的奖学金。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我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我的"中国梦"也不再只是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了。现在的我,有一个华文教育梦,就是回印尼推广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郑永年 《留学生》2013,(11):33-33
我和几位美国的教授在英国成立了中国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中国金融方面的改革和促进对中国金融界人才的了解,主要是学术界人士的了解。我们曾经举办了一些活动,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感到,英国对中国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中国的社会学,对中国的金融学的研究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19.
30年是我人生岁月的一半光景,在中国的生活和感受,与中国同仁的交往和友谊,不仅让我在科学事业上收获颇丰,而且加深了我对中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也间接塑造了我的人格,这种了解不是作为一个游客,而是以另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从青年到中年,19年来《中国培训》一直是我职教生涯的灯塔。在我对技工学校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时候,是《中国培训》为我指点迷津。当我对技工教育感到惘然的时候,是《中国培训》为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