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一语言学"理论中的显性和潜性存在于语言世界和非语言世界中。在语言世界中,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都有显性和潜性;在非语言世界中,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也都有显性和潜性。显性和潜性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的全息论,也是哲学全息论。  相似文献   

2.
共时态的现代汉语和现代韩语中,兄弟姐妹类称谓语、指示代词、数词等在显性话语与潜性话语的表现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由此预测汉语潜性语言的显性化将如何进行的时候,在其可能方向及规律等方面会得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传统的生死观的探析中,比较和分析理性主义生死观与非理性主义生死观、享乐主义生死观与重视精神价值追求的儒、墨两家生死观的异同,挖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生死观的传统生死观资源,促进大学生热爱生命,显示生命意义,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我国传统的谚语和俗语自编问卷对700名大学生进行传统人生价值观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我国传统人生价值观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表示赞同,对其中具有消极意义的大部分观点表示不赞同;大学生的传统人生价值观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的传统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5.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属于真菌门中的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具丰富的营养价值且风味独特,清香鲜美,并具医疗保健作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产食用菌应注意家庭模式与工厂化生产相结合,实行名牌战略,并由单一栽培改为套作栽培,同时搞好食用菌产业的深加工,走食用菌生产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儒、道、佛三个角度解读教材中的生命意识:儒家是执著人生,追求不朽;道家是超脱通达,渴求自由;佛家是一切本空,顿悟成佛。文章还对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苏轼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探讨了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吴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5-136,141
生死之事是人们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家重视生命的存在,重现世,轻来生,强调丧葬之礼和死而不朽;道家重视生命的自然本性,突出生命与自然相融合,实现适性逍遥的真实自我;佛家认为人生皆苦,生死无常,不要贪恋世间诸相,要看空一切,物我两忘,超越人生痛苦。梳理中国传统生死观,对实施生死观教育、提升当代人的生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建构了一套成熟的,涉及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还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的德育机构与制度及一整套完备的德育理论。德才兼备、以德统智的总体取向,修己达人、中和一贯的人生追求,寓理于事、化民成俗的实施策略,躬行践履、自律自省的修养路径是中国传统德育的精髓。对中国传统德育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才能超越传统,适应现代,开辟中国德育的未来新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曾经是领先世界文明的古老国度之一,然而18、19世纪在中国出现的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却不能够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步履蹒跚是多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源则在于中国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模式。在政教一体化的社会中,儒教意识形态对思维的局限使得中国人的行为难以跳出窠臼,摆脱意识形态对政治、科技和经济的掌控,从而导致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道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 ,其中儒家、道家与墨家的价值意识是对立的。道家随顺自然 ,儒家推崇伦理 ,墨家则崇尚功利。儒家从中蕴发出以伦理为核心的道统思想 ,坚信人性本善是它的内在根据。宋明理学还规定了道统思想的基本内容。但宋明理学把道德意识客观化的做法必然导致道德异化。儒家内在超越是以其仁心本性作为它的人性基础的 ,这样它就不得不把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合而为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儒家道德主义的批判而把它整合为现代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