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区教育》2011,(7):28-29
2011年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就要到来啦!应凤凰山小学邀请,“我的童年我的歌”编辑记者蓝天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孩童诗创作。在一节课时间里,同学们不但欣赏孩童诗、学习孩童诗,还拿起笔来创作孩童诗!虽然写作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同学们的作品却不同凡响。不信?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实录任务一:提取信息,明确实验目的活动一:借助诗文内容,获取相关信息师:同学们,课前大家背诵了好几首古诗,看来大家的积累还是比较丰富的。大家看前面,大屏上显示的这首诗写的是一种昆虫,大家读读诗句,看你能不能读出来这首诗写的是哪种昆虫?  相似文献   

3.
学写诗歌     
<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现代诗,又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合编小诗集、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心中早已诗潮涌动,想要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了吧。那么,你找到创作诗歌的秘诀了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录】 上课伊始,我对《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作了几点简单的介绍后就向学生提出:“下面请同学们轻声地将诗读两遍,然后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完后最原初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铸造了我们民族的灵魂与性格。同学们鉴赏古典诗词,培养自己学习古诗词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诗人,了解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此外,了解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特色以及作家的创作倾向,这对读懂一首诗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行》是小学语文第7册人教版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是一首唐诗,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其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杜牧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简陋,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理解并学好这首古诗,我精心创作了《山行》诗意彩色画图,并对教学程序进行了设计,使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把它整理出来,与广大同行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上《山行》这一课时,我的课前导语是: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李白飘飘欲仙的脚步欣赏了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色,饱览了庐山瀑布的美景。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表现秋林景色的唐诗。我随之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初学生字新词后,我挂出了自己创作的《山行》诗意彩色画图,同学们见了这幅彩图眼前随之一亮,多美的秋林景色啊!彩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视线,同学们没想到我这幅彩图画得这么美,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欣赏起《山行》图来,并不由自主地齐声朗读起彩图上的《山行》诗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优美的诗句,漂亮的图画,配上同学们清晰响亮的童声,我与同学们都进入...  相似文献   

7.
诗歌重意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是诗人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段。诗歌语言凝练,往往一句诗就是一个镜头,就蕴含一片深情。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通过诗中所写之景去领会诗中未写之情,架起景与情之间的思维桥梁,读懂、读透乃至学会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1.昆虫是一种小动物,同学们喜欢吗?能画下来吗?2.要画好昆虫并不难,首要条件是仔细观察。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进入昆虫世界,去看看昆虫的形状、颜色和花纹,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二、利用CAI进行有序的观察。1.揭示课题:《精细的描写》。2.[演示CAI:出示各种昆虫的动态图]提出四点观察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诗歌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言精炼华美,人们常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形容语言给人带来的美感。因此,本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就是:仿照所给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教学中所选的例诗除语言优美之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模仿。【导写过程】一、多媒体镜头1从模仿到创新———如何仿照例诗创作诗歌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如何根据所给的例诗,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歌。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意味的机会,我们可以来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师的仿写能力强呢,还是同学们的仿写能力强。当今的社会,处处充满…  相似文献   

10.
(屏显杜甫草堂图片,简要介绍杜甫及创作背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杜甫人生中最黑暗、最绝望的那八个月,一起回顾如囚徒一般的杜甫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师配乐诵读《春望》.) 师: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联、八句,但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重的家国忧思.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细致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杜甫的情怀与他诗歌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读一遍这首诗. (生配乐诵读.) 师:古人写诗往往由景人情.接下来,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两遍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