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理想和信念.大学校训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在我校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之际,确立"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是新阶段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当前大学精神的缺失呼唤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注重凝炼和培育大学精神,融汇民族文化精神,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求索大学精英品格,实施文化品牌工程,等等,让文化意识植入每一位师生心中,建立了一种适于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精神",表明了国家对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处于民族文化的前沿地位,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大学功能的拓展,大学精神也相应地发生改变.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如何推进?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信息高度汇集和流动的场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大学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以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的职能促进大学人实现个体和社会价值。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文化的信息本质,及大学文化传播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界定了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的概念内涵,提出了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的指导原则是"全主体-全层面-全媒介",即大学文化传播要通过大学组织中的全部主体,利用全部必要的媒介工具,针对大学文化的全部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大学承担着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任务。其中,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积极探索实现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路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一、全员参与,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校园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性文化、物质性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  相似文献   

6.
校歌是高校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高校校歌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通过对我国一流大学校歌分析发现,大学校歌蕴含着大学精神,不同高校校歌在语言表现形式、学校风貌描写等方面独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鲜明的大学精神.在组织文化的视角下,大学校歌与高校精神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内涵,体现出对真理的求索、对道德的崇尚和对创新的追寻.高...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结晶,是高校自立、自强、自觉、自信的"软实力",是大学文化中得以凝固下来并被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髓,建设一流大学必然应该重视大学精神建设。作为大学文化重要内容与形式之一的校园音乐文化,应摆脱流行音乐垄断校园的局面,而以多种传播途径,实现多元健康发展,从而在建设和传承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发挥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广东地区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优秀产物,对当地文化思潮与经济共建有着深远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符号交流互鉴与传播的有效阵地。在大学英语课堂英汉双语符号转换过程中,语言不可避免地充当着文化继承与传播的符号载体,文化的弘扬也离不开语言教学。广府文化符号融入广府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有助于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区域文化的缺失,响应并服务于国家"大思政"格局,增加学生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本文主要对广府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及传播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文化动态存在的终极所指即在于精神的生成。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圆融合一的。厚重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是艺术陶冶与熏染的文化,是生活引领与改造的文化,也是理性批判与创新的文化,它是大学完成其时代担当的必要资源,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过若干年的沉积和有步骤有计划的积极建构,逐渐形成的代表着学校特色、传统、品位、气质的基本风尚。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厘清其基本内涵,找到其实施的实践载体,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也才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时代强音,教师则是中国梦的倾听者、诠释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他有"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反思精神和文化自觉,从而彰显新时期的中国精神;他也有海德格尔般文化自警的自我反思态度,直面过往的是非对错,确认当下的存在;他有文化自信的气象,在开辟中国道路的征程中求索。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比赛中兴奋剂使用与禁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 ,违反体育道德 ,破坏“公平竞争”的准则 ,危害运动员的生命与健康 .简述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历史和现状 ,兴奋剂对竞技运动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危害 .阐述了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的鲜明态度 ,以及我国政府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决立场和不懈努力 .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排除兴奋剂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9.
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只要国家或民族间彼此发生了关系,都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自有国家以来,几乎任何形式的法律文化都避免不了法律之间的移植问题,所以说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国家和民族间创造性地移植和借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移植或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移植的理论评析,着重论述了进行法律移植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