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叙事可以作为修辞的论述,展开对文本《雪山飞狐》的解析,从文本的角度来对"叙事作为修辞"进行支持,包括叙事的角度、叙事的结构、读者效果以及叙事的意识形态等基本范畴,从而认为该文本是"叙事作为修辞"最好的文本体现。将叙事作为修辞对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出版于1944年的《憩园》通过其主人公杨梦痴的过程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对正常人性的扭曲和摧残,同时昭示了财富不能“长宜子孙”这个真理。在叙事结构上,作一反业已形成的实现模式,而代之的典型的发现模式。在叙事线索上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母亲形象是文学画廊里的永恒主题,20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在《寒夜》和《憩园》中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母亲形象,这些女性处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各自为人母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不同于传统女性所经历的母性困境。  相似文献   

4.
《憩园》是巴金所有小说中意义最为复杂的本之一。从人生意义上说,它所表现的是一个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人到中年时,对家园、婚姻、事业、生活出路等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本通过细致的本分析,并将其与20年代中期鲁迅的有关作品进行对照,为进一步认识巴金40年代创作的意义,全面理解20世纪前半叶启蒙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提供了新的角度与证明。  相似文献   

5.
巴金创作的《憩园》是以文学的方式对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作者自己的众多女性的一次纪念,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巴金终于完成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其在"我控诉"的创作信条下多了一个"我同情"的创作宗旨,而"控诉"和"同情"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交织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憩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令人费解的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6.
修辞叙事学十分重视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作者在创作文本时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作者所使用的叙事策略对叙事效果产生的影响。本文将借修辞叙事理论解读小说《虹》中的主要叙事策略,并分析其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巴金创作的《憩园》是以文学的方式对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作者自己的众多女性的一次纪念,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巴金终于完成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其在"我控诉"的创作信条下多了一个"我同情"的创作宗旨,而"控诉"和"同情"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交织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憩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令人费解的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8.
巴金小说《憩园》交错展示了杨、姚两家的悲剧故事,揭示出家庭的溺爱和误导是导致青少年走向堕落乃至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文中也刻画了几个做人的典范和道德的楷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百出的今天,《憩园》则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憩园》是巴金风格转变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化性,艺术性。本文分析解剖了《憩园》的布局结构行文线索,对关键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意境的营造,以及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探讨文学经典的要素成因,从中窥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同样反映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憩园》与《激流三部曲》存在着许多联系。浪子形象的塑造,不仅表明了这种联系,而且显承出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现象的更深层的思考。浪子形象的变化,带来了作品主题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论述可以分为两派,“主”气论和“次”气论。产生的根源在于古代汉语含义的朦胧多义和古代的文论家使用术语的不规范以及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它们在内容上并不是针锋相对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它们都是可以并存互济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修辞立其诚”的语义入手 ,探讨中国早期修辞理论同古希腊修辞理论的差别 :求“诚”与“真”的修辞理论基点、内省和外向的修辞观、重体验和重技巧的修辞实践 ,以及造成这种差别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气”论主要包括思想精神之气、个性气质之气及生理生命之元气三个层面。道德精神之气关系到作家品格及作品的思想价值;个性气质之气关系到作家的艺术个性及创作风格;生理生命之元气关系到作家生命的存在及创作如何才能顺利展开。古代“文气”论所涉及的这些理论在当代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原本老乞大》一书成书于元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反映了元代北方方言口语的实际情况,是当时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在《原本老乞大》中"了"字的出现频率十分高,主要分为句中的"了"字和句尾的"了"字两种情况。书中"了"字的用法十分丰富,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了"字的用法在书中已经基本具备,只是在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以钟嵘的"怨"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分析"怨"与"气","怨"与滋味的关系,揭示"怨"这一概念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元杂剧的标题在语体语境、心理语境、物理语境的制约下,语音、词汇、语法、辞格的运用均呈现出简约、朴素、自然又不失变化的特点.表现了标题的概括功能、审美功能和凸显功能.  相似文献   

17.
自觉地以气论文严格地说是从曹丕开始,他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涉及了文艺根本性问题.文气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浓厚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真正自觉的口号,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觉地以气论文严格地说是从曹丕开始,他的文以气为主的论断涉及了文艺根本性问题。文气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浓厚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真正自觉的口号,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叙述风格出发,试图通过考察《红旗谱》与《白鹿原》对农村革命的叙述差异来解读历史。这种叙述差异主要体现在文章叙述的角度和侧重点、文章叙述的客观性、人物个性的塑造以及叙述风格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