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本科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工业生产中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工业机器人的优势与特色,以及结合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对本科院校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机器人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广的就业面、更高的就业平台起点以及较大的技术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2.
从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在专业教学、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是我国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做出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职业教育中推行1+X证书制度,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于1+X证书制度,探讨中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标准和两个工业机器人1+X职业证书的颁布,如何合理搭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探索。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构建了“一耦合、二融合、三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一耦合”指专业人才定位与行业发展的耦合;“二融合”指专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悉尼协议核心理念与课程标准的融合;“三结合”指以项目驱动式一体化教学为内容的做学结合,以创新平台为抓手“两个课堂”的教练结合和以企业顶岗实习为手段的工学结合。通过该模式为高端应用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充分调研了佛山市工业机器人生产及应用企业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佛山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的结构与数量,提出了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施"校企结合,课岗融通,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达到"三个对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使该专业成为广东省龙头专业乃至国内知名专业,实现"十三五"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该专业学生的学情、创新思维等的调研,论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理念,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并对"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新兴产业链,促进了本体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现场应用三大类企业的快速发展。我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业机器人相关岗位职责和培养要求,清晰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产业链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依据岗位需求序化课程探索构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是"1+X"证书制度试点内容之一.提出"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书—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规格融合、课程体系融合、"三教"改革、"育—训—培—赛—考"一体化基地建设和考核评价融合等五个方面实现"书—证—赛"融合,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工业机...  相似文献   

9.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缓慢形成的供需失衡日益严峻,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自2016年举办以来,已成为培养和选拔我国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描述统计、探索统计、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赛的参赛情况、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特性。同时,剖析现阶段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和机器人应用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构建智能制造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智能制造高级人才;通过开放式协同育人平台构建校园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研究创新与应用创新能力;适应企业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职业定位,通过项目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的工业机器人师资队伍;突出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调整知识体系,形成多元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