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两模块、四层次、四能力"的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两个模块,前者包括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学科专业实验和独立实验四种类型,每种实验又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后者包括毕业论文、本科生课外活动、教师科研实验和对社会服务四大类型.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体系模块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知识点,将基于Matlab 7.0的数字图像处理上机实验模块化,整个实验体系被分为三加四模块,三大模块充分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延伸着图像处理的综合应用,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又被划分为四大模块,促进学生对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比较,进而优化图像处理方案,达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ERP软件应用课程为背景,探讨开放性实验环境下的实验项目管理,包括实验项目体系的构建、实验项目的实施、评价与归集。根据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的实验项目体系结合了常规性实验模式和开放式实验模式的优势,由"分模块基础实验"、"大模块综合实验"、"课程综合实验"构成一个层次递进的体系结构。在项目实施中,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报告和项目实施报告。老师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最后将实验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当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现状和不足,从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出发,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新的体系由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四个模块组成,并依此体系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苏州大学结合冶金工程学科校企合作的优势,系统设计和构造满足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全程化、五模块、四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课程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工程实践、创新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的循序渐进的五模块的实践并且增加比重,学生依次在"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四层次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最终培养成未来的冶金工程"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结合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从目标、层次、可操作性和特色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出发,创新性地提出"12534"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主体",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为"两翼";基本素质养成、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实验实训、综合应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为实践教学"五模块",搭建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三平台",旨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基础应用、专业岗位实践、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创新创业实战的"四能力"。  相似文献   

7.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为材料专业基础模块,材料专业实验模块,材料综合设计实验模块.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注重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强调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着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中职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中职学校中的"五模块四星级"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是中职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五模块四星级"中的"五模块"包括:日常纪律模块、理论课堂学习模块、实习实训模块、假期校外生活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四星级"主要是根据五大模块的具体内容,以学生实际完成情况,做出四个等级的标准。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构建"五模块四星级"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以及根据此原则对"五模块四星级"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
构建公安实验教学新体系的研究已取得进展,传统实物实验模块、虚拟实验模块、模拟综合演练模块共同组成了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框架,在新体系下合理安排实验计划、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同时建立实验考核评价标准,创造开放实验环境,使公安实验教学新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全面贯彻"强化基础训练、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五模块、四结合"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