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幕渐渐吞噬了天边的那抹残红,满天星斗被端出来了,密密地嵌满了那深幽的底盘子。月便觉得自己_的心也塞满了那无数的“残星”,多少惬意,多少温馨,在那暴风雨中,化为点点残叶,在梦里飘零…… 怎堪回首……那是个雨天,小雨沙沙地飞落地上。月便踏着那满地的雨花在那宁静的心海中遨游。  相似文献   

2.
陈涛 《当代学生》2013,(Z4):117
当那仁慈的笑脸再次在脑海中浮现,当那滴滴希望在内心凝聚,当稚嫩的心志悄然发生蜕变,执意去寻觅那属于自己的道路,不禁要问:"我需要你吗,母亲?"藤椅与星星家乡,在那遥远的地方,无边的稻田,无边的山峦,那是我的家。记忆在那里,在那幽幽小山谷中的宅院里。院中有树,树下有椅,一把老藤椅。小时候,我盼望太阳下山,因为那深邃的星空,不知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童年带来多少美丽的梦。星星出来了,母亲就回来了。依偎在母亲怀里,坐在那老树下  相似文献   

3.
袅袅水乡     
那遍野的绿,铺就了你无限的温柔;那清澈的流水,流出了你无限的灵动;那摇动的乌篷船,摇出了你无限的柔情。那袅袅的水乡,在一阵烟蒙蒙的水雾中,若幻若真。  相似文献   

4.
袅袅水乡     
那遍野的绿,铺就了你无限的温柔;那清澈的流水,流出了你无限的灵动;那摇动的乌篷船,摇出了你无限的柔情。那袅袅的水乡,在一阵烟蒙蒙的水雾中,若幻若真。  相似文献   

5.
梦回西湖     
那荡漾的碧波似乎依然流淌在我的心间,那灿烂又细碎的夕阳似乎仍然闪耀在我的胸前……自从我第一次去了杭州,心里那股莫名的激动久久都不能平息,以致于经常在梦中都能看见那清澈见底的湖水,那闪动着波光的碧水,那接天碧绿的荷叶,那映日粉红的荷花……  相似文献   

6.
糟洋 《文学教育(上)》2013,(24):150-151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我还是睡不着啊,望着宿舍天花板上一圈圈晕黄的光,我的思绪被拉回了高三,拉回了高三二班,拉回了那段青骢岁月…… 那一年,我十八岁。 那一年,她也十八岁。 那一年,我在一中。 那一年,她转学来到一中,来到我们班上。 那一年,我坐在第一排,和一个男孩。 那一年,她坐在最后一排,和一个女孩。  相似文献   

7.
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那棵树被青青的嫩芽覆盖。充满了希望。那棵树繁花似锦,芳香四溢。那棵树果实累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其实,以上描述的那棵树本是同一棵树,只不过是同一棵树在四个季节表现出的四种不同的状态罢了。  相似文献   

8.
“那啥老师”姓修,每开口必先说“那啥”,而且使用频率极高,在一次校会上他讲了半个小时的话,竟用了五十八次“那啥”。于是“那啥老师”之名不胫而走,就连不少学生家长碰见了也毕恭毕敬地称他为“那啥老师”。  相似文献   

9.
那高挑的显得瘦削的身影,那习惯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流遍了全身……  相似文献   

10.
月亮和娘     
夜已经深了,星星仿佛累了,只有那圆圆的月亮孤独地徘徊在云间,照看着那群调皮的星宝宝。 那沉默的月亮呵,多像我那慈爱的娘啊!  相似文献   

11.
银杏树王     
6月22日晴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来到张公祠,就会见到了那棵银杏树王,那棵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看,那棵树好高啊!三十多米,大约有六层楼房那么高;那棵树好粗啊!  相似文献   

12.
石英 《同学少年》2009,(4):38-39
袁崇焕!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曾经呼唤的一个名字;抑或是这个名字在呼唤历史。呼唤那片被铁蹄践踏得破碎了的历史,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呼唤那备受屈踏而又不甘屈辱的历史,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拼命挣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石英 《大中专文苑》2008,(11):33-34
一袁崇焕!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曾经呼唤的一个名字;抑或是这个名字在呼唤历史。呼唤那片被铁蹄践踏得破碎了的历史,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呼唤那备受屈踏而又不甘屈辱的历史,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拼命挣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祖母的院子里有一棵法国梧桐树,不知何时起,在那棵树根下便有了隐隐的一点绿,之后那股绿就向那棵梧桐树的树冠不断前进。直到有一天,那根藤包围了那棵树。  相似文献   

15.
石英 《同学少年》2009,(2):38-39
袁崇焕! 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曾经呼唤的一个名字;抑或是这个名字在呼唤历史。 呼唤那片被铁蹄践踏得破碎了的历史,呼唤那被硝烟模糊得面目全非的历史,呼唤那备受屈踏而又不甘屈辱的历史,呼唤那被扭曲而仍在拼命挣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友谊的N次方     
霍明卓 《家教世界》2011,(10):53-53
人生中若只有初见,那未免太过空虚;人生中若只有疏远,那未免太难以让人接近。而我与你的初见,只是在七岁之时那一次的蓦然回首。但,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次,我们都闯入了彼此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那温温暖暖的怀抱里,在那芬芬芳芳的庭院前,在那啁啁啾啾的祠堂后,在那油油绿绿的老树上,在那甜甜蜜蜜的细雨下,在那,在那……曾留给我满脑红红紫紫,发光发彩的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明月几时有     
夜,已经深了,月亮爬上了树稍。那银色的月光亲切柔和,显得宁静而美好。月色朦胧,就像沉浸在那迷雾里的远远的琥珀。窗前,有一个小女孩伏在书桌前,正在做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夜,已经很深了,是晚上11点了,小女孩面对  相似文献   

19.
正师: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中,创设了一个意象密集的美的境界。那么题目"听听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换成"这"?请说说你的阅读理解。生1:不可以。因为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站在此岸此时,追忆彼岸彼时,自然要用"那"。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分析问题,很有"知人论世"的味道,言之有理。生2:这两个字字义有别:"那"是远指,"这"是近指。在文中作者用"那"指远隔海峡的那片遥远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脑海中深深铭刻着罗丹那尊不朽的雕塑杰作—一“思想者”。那深邃的目光,那隽永的线条,那娴熟的技巧,那动人的质感,那丰富的意蕴……组成了让人震撼的交响诗,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思考永远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