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漠化成因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分布很广,在发生石漠化以前的上千年间,当地民族靠本民族文化的利用方式获得了生存与繁荣。17世纪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开发西南,汉族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和资源利用模式在该地区渗透,文化价值观的不适应导致西南山区后天干扰性的脆弱生态系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当地民族的固有文化在利用这一生态环境上有其独到之处和值得发掘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只要我们诱导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完成文化重构,就有可能建构起有助于当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2.
17世纪以来,随着中央政权经营西南,汉族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和资源利用模式在西南地区渗透,文化价值观的不适应导致西南山区后天干扰性的脆弱生态系统。当地民族的固有文化在利用这一生态环境上有其独到之处和值得发掘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只要我们诱导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完成文化重构,就有可能建构起有助于当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3.
17世纪以来,随着中央政权经营西南,汉族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和资源利用模式在西南地区渗透,文化价值观的不适应导致西南山区后天干扰性的脆弱生态系统。当地民族的固有文化在利用这一生态环境上有其独到之处和值得发掘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只要我们诱导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完成文化重构,就有可能建构起有助于当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新型文化。  相似文献   

4.
麻山地区苗族复合生计克服"缺水少"的传统生态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是一个文化概念,在贵州麻山石漠化山区田野调查中发现,生态失衡并非相关民族文化正常运作的结果,而是族际关系失衡或相关文化转型而诱发的灾变.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生态维护的终极目标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因而,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不能单凭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只有依靠多元文化并存建构起来的稳定文化制衡格局,尤其是要依靠世居于该生态系统中居民所拥有的生态知识与生态智慧,才能获得维护生态环境正常运作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州锦屏县平鳌苗族在杉木采种、育苗、移栽、林粮间种、采伐、礼仪中保留着杉木种植的传统知识,蕴含着对杉木生物特性的准确把握和巧妙利用,是当地生态系统与民族文化长期互动的结晶。在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中,应该正确认识本土技术体系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族性缺失,长期制约着我国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建设。贵州仡佬族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生态存在状况;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课程编制的重点;关照地区或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人的发展需求是课程目标确定的关键;关注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石;联系整个文化生态系统,才能准确把握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弹性。  相似文献   

7.
苗族本土生态知识与森林生态的恢复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苗族巫文化系统中的本土生态智慧之花开得特别繁盛;习惯法对维护森林生态和社区安宁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苗族还有一类带技术性的本土知识对于石漠化救治和森林生态的恢复与更新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尚未得到推广,原因是这些本土知识与社会潮流提倡的普同性知识不一样。本文认为应加强对苗族本土知识的发掘利用,实现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并存与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施石漠化灾变的救治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社会文化生态视角下重新审视、理解在社会文化生态视域当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对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剖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反思当中建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新方向;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长效持续机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是人类超额利用生物资源才诱发为今天的全局性生态危机。要彻底根治现代的生态灾变,必须彻底停止对相关地区的开发利用。当代生态灾变确实与人类社会的超额利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但上述结论的表述失于笼统和含混。因为当代生态灾变的成因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量问题。它还与利用方式、利用渠道和利用对象密切相关。而人类对所处生态系统的利用方式与内容恰好是相关民族文化规约下的产物。若不澄清民族文化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演替关系,单纯的降低使用量,同样无法收到救治生态灾变的实效。本文仅《溪蛮丛笑》所载侗族文化及生态的演替为例,揭示民族文化与相关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希望从中找到救治生态灾变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计算出当地不同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以贵州省麻江县为例,分析了岩溶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麻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快速增加,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大幅提高,而耕地、草地、水域、其他土地的贡献率不断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均衡方向发展;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石漠化治理、土地开发特点是影响岩溶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荒漠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海省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荒漠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搞好防沙治沙工作,遏制土地荒漠化,是摆在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防沙治沙重点地区干部群众面前的首要工作。荒漠化治理要认真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大力宣传,认真开展荒漠化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监测报告制度,增加科技投入,稳妥地发展沙产业,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利用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工作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而基督教信仰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也促使其自身的不断变迁。基督教信仰文化在板底村长期发展,既获取生存空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研究分析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变迁、文化碰撞与调适等,才能全面了解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体系以及其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恩施市是2011-2013年全国2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市之一,通过对恩施市石漠化现状调查和成因分析,探讨了恩施市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保障,林业植被,水利水保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为该市石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特色性,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的建筑形制。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政权曾屹立于11至13世纪的中国西北,并与两宋、辽和金并立近两百年。因此西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及中亚诸国文化的侵染,其表现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西夏的历史资料、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中有一些关于其建筑方面的记载,其表现了西夏建筑的形制、材料、类型等诸多信息。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于西夏建筑的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西夏建筑与中原建筑的异同有一个初步感受。  相似文献   

15.
羌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为探讨村寨精英成长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村寨精英的民族文化认同不仅对地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吸引和推进作用,而且对地方民众传承与延续本族文化也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文章以理县桃坪羌寨旅游社区精英龙小琼为个案,通过对其成长历程与行为方式的探讨,揭示精英自身文化认同对社区居民价值取向的规制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忧国忧民的时代精英们把目光共同投向了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游侠”身上,章太炎力图从自己的文化底蕴中找出游侠与时代的结合点,从而选择了“儒”与“侠”并举可以达到“躬行”与“力为”的有效结合,以促使革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论”范式,“综合创新”范式。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呈现这种态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解析客家族群原乡民间“三山国王”信仰在台湾宜兰地区的变迁,提示此种变迁在文化移植问题上具有的现象与意义。汉人移垦台湾自17世纪中叶以后,移垦的居民多数来自中国东南省份,如闽南、粤东等地区,由于客家族群文化习性遵守先人之法观念较为执着,因此生活中保有许多原乡之习俗。台湾宜兰地区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嘉庆年间再次由官府配合民间开发的典型案例,由于资料完整,历史发展与目前社会环境变异不大,且田野调查便利等研究条件具备,因此作为本论文研究客家族群民间“三山国王”信仰变迁“王爷公”的时空区域,企图藉明显的历史发展说明客家文化中民间信仰变迁的“土著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历史裂变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乡土文化始终都作为历史的一个极其显性的因素而存在着,而乡土文化在历史变革中也首当其冲地成为话语建构的试验场。新世纪乡土文化在承接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之后,乡土所面临的抉择似乎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它是被动的存在。本土文化的嬗变与人文价值的迷思使得新世纪乡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窘境,在乱象丛生的表象下,新世纪乡土文化也在寻求着自身的突围与裂变。  相似文献   

20.
吴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121-126
如何处理基督教文化和儒教文化两大异质文化,成为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颇为复杂的问题。外国传教士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趋于两极。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些人为了减少传教的阻力,有认同儒学的倾向;另有些人以"文明和优等民族的代表"自居而无视中国文化;英国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则提出"中学西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