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中期,面对国内的"三冗"问题与辽、西夏的威胁,北宋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之中,经济改革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安石以扶植小农经济等为目标,在扶植个体小农、维持市场秩序、财政改革等改革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了青苗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经济改革思想及措施,对宋代的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宋经济发展超越前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本商末”的思想逐渐被打破。统治者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从宏观政策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士大夫为富国或利己,多提倡“重商”的经济政策与新思想。在“重商”政策的影响下,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趋利思想兴起,形成了“惟利是从”的社会风气。这种趋利思想的形成对北宋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正面来看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从反面来看造成了官场腐败与社会崇奢之风,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是社会趋利思想形成的基础,社会趋利思想又影响了北宋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走向,体现了国家制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4.
刘迪 《学周刊C版》2014,(10):220-22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经义”考     
“经义”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经义与选举制度的变革和学术风习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北宋熙宁贡举改革中,王安石利用经义作为统一士大夫思想的工具,对北宋后期的学风和士风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古代文体史上,宋代经义文是明清八股文的雏形,它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八股文的一些特征。考察宋代以前经义与选举制度的结合情况、经义在北宋科举改革中演变和成形、传世宋代经义文体的形态和以经义试进士对北宋后期学风、士风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大体明了经义的流变轨迹,以及它与选举制度和学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面对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和矛盾尖锐的社会局势,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改革思想,那就是在“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经济改革总方针指导下,通过其“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的经济改革步骤,最终达到其“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经济改革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吉林省体育产业现状和发展状况,并针对当前吉林省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体育产业化改革、经营、政策扶植、人才培养、发挥地域特色等措施,为吉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辙是参与北宋中叶变法活动的重要一员。他认为,“法变而任势,与之更新”,以立法为中心,变旧法,立新法,改革不合理的政策法令。苏辙针对时弊,提出了理财为先,丰财为急;“改革吏治,更立三法”;重武臣,择良将等具体方案和措施。他的这种变法思想和主张,既不象苏轼那样过于保守,又不象王安石那样过于偏激,尤其是他关于“立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比苏轼、王安石等人更深刻、更合理。苏辙的变法思想和主张,是北宋社会政治的产物,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了解的结果,具有较多的合理成份,因而他在元时提出许多建设性变革意见,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获得最高统治者的肯定,维护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思想是北宋廉政思想的源泉,是北宋廉政思想得以确立和发展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礼的观念、义利之辨等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北宋廉政思想理论基础。北宋廉政思想中仁义爱民、德治礼教、重义轻利思想皆由儒家伦理思想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用大量的史料阐明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对差役法的改革,与北宋王朝实行的募兵制及与之相应的兵役没有关系,澄清了最近出版的某些书籍说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改革北宋兵制兵役的措施所造成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韩金满 《中国教师》2009,(Z1):537-538
<正>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国势,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变法。变法从理财入手,进而波及到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改革最终以  相似文献   

12.
童贯的对外思想深刻影响了北宋末年的对外决策,因此童贯不仅是徽宗时期对外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对外政策的思想者。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且由他本人具体执行。童贯的这些对外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打破了北宋与辽多年的总体外交平衡格局,加速了金进攻北宋的进程,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3.
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李觏(1009——1059),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理论上的支持者,也是王安石"熙宁变法"舆论上的先驱者.他对北宋社会作过深刻的剖析,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挽救赵宋王朝濒危的方案.他的政论文章,曾被人们誉为"医国之书."他的经济思想,是我们研究北宋社会的宝贵资料.本文想从李觏在土地、赋税、财用三方面的主张来探讨他的经济思想.一、"农本"与均田思想  相似文献   

14.
北宋东京都市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代表了当时旅游的最高成就。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北宋整个政治、经济、外交形式和东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都是密切相关的。北宋时期稳定的政局、繁荣的经济、巨大的人口基数是当时旅游繁荣的前提,地主阶级的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北宋较为充裕的休假制度为这种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都市旅游的措施是当时东京旅游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包拯主要生活在北宋的真宗和仁宗时期,以清正廉洁、敢于言事的形象为后人敬仰。在他实际出仕的26年间,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和转运使、三司使等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要职,形成了其独特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6.
熙宁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熙宁变法的领导者和实践者,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提出了诸多革新措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他继承了先贤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安石小传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地主阶级比较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北宋中叶进行了有名的变法运动,被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列宁全集》第十卷,第152页注②)。北宋(960-1027)时期,契丹等族不断由北方、西北方向中原进攻,北宋政府面对严重的侵扰,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每年向契丹族统治者奉送大量贡物。当时,封建国家用种种手段搜刮农民。地主  相似文献   

18.
张雷 《教育艺术》2002,(8):44-46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发动了北宋中叶那场闻名中外的变法运动 ,旨在解决北宋严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危机。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和攻击 ,“士大夫诚多不悦” ,甚至“士夫沸腾” ,同时 ,也遇到了泥古守旧的思维方式、因循苟且的社会风俗等方面的阻力 ,加之天灾频仍 ,宋神宗发生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推行改革 ,王安石不仅对改革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而且配合改革 ,做了大量的变法教育工作 ,提出了一些深刻独到的见解 ,有很多卓有成…  相似文献   

19.
北宋宫廷雅乐自太祖建隆至徽宗崇宁间就有六次比较大规模的改革。其中,宋仁宗时期的李照乐,宋神宗时期的刘几、杨杰乐,宋哲宗时期的范镇乐和宋徽宗时期的大晟乐,最为突出。从雅乐改革的始末可以看出,北宋宫廷雅乐改革的主导思想是"用乐以合《周礼》",这是受宋人轻《礼记》、《仪礼》而最重《周礼》理念的影响,同时又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北宋君臣对雅乐改革虽做出多次努力,但始终没有形成较为理想的雅乐,其原因包括士大夫本身不晓音律,又相互倾轧,复古主义的影响等。不过,北宋士大夫在改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着以及做出的努力探索,成为宋代礼乐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的契丹归明人是指归附北宋的辽国人。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归明人出身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北宋与辽国关系的影响。赐与田宅是安置契丹归明人最普遍的措施;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后代实行恩荫政策,归明人子孙在恩荫制度下可以继续享有录官、赐田等优惠政策,表明了北宋对契丹归明人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