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法未必是解决纠纷的最有效手段。解决纠纷的最好办法,是因纠纷而异的。为更好地化解纠纷,中国应严防重惩权力腐败,提高普法实效,切实抓好道德建设,和谐地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协调运用和解、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纪律制裁、政策调控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求教师以爱心和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纠纷时,更应采取多种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冷热适度,宽松适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化解矛盾,达到心服口服,改正错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行法律制度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存在缺陷,作为完全民事权利主体的高等院校和学生,以及作为行政主体的高校和学生之间发生法律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为此,文章通过准确定位高校和学生之间法律关系,剖析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机制完善建议,切实保障高校和学生权益。  相似文献   

4.
构筑化解高校纠纷的完善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行政诉讼有力地推动着依法治校的进程,法庭正在成为解决教育权利冲突和利益纠纷的重要和终极性的场所。然而,法治社会以司法权为核心的权利救济制度,并不意味着法院是解决纠纷的唯一途径。法治秩序并不排斥各种非诉讼权利救济途径和形式的存在。当前急待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相关的程序机制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研究经历了研究重心从强化、增元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新时期基层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多样,纠纷化解机制日益多元化,纠纷当事人对纠纷化解机制选择偏好出现变化,以及各类纠纷化解机制存在的自身问题和协同衔接问题。各地在纠纷化解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设方面的创新模式聚焦于纵向资源整合和横向协作衔接。这些探索实践面临着一些新的困境,一些学者提出了摆脱这些困境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陈登峰 《考试周刊》2013,(70):177-177
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曾参与处理了不少发生在校园里的学生权益纠纷事件,并且妥善处理,成功解决,没有一起事件扩大化,没有后遗症。总结出经验:管理工作做细,预防事故发生;对已经发生的事件,采用"道义与法律"并用的双重手法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治中国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法治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指出了村民调解日渐式微、法院对于审理乡村纠纷功能有限、乡镇司法队伍调解功能有待加强等乡村矛盾纠纷化解面临的问题,结合对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乡镇矛盾纠纷化解功能、派出法庭延伸为民服务半径等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现和特点,了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原因,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各级党委尤其是乡村两级基层党政班子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民间纠纷呈现出种类增多以及性质复杂化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调解机制弱化、政府管理部门不作为等,应该通过健全矛盾纠纷调控预防机制、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等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模拟仲裁方式处理的一个学生纠纷案件为例,探讨了如何运用模拟仲裁的方式,处理学生纠纷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孙建 《华章》2011,(29)
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前提是要排查矛盾问题的起因和根源,掌控矛盾纠纷发展的动向,做到主动在先、引导在先、化解在先.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各类社会矛盾呈现集中多发态势,一些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日益突出,维稳信访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排查掌握矛盾纠纷的类别、特点及成因进而有效化解,减少不安定因素,已经成为当前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转型论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协调矛盾。当前高校内部的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效化解高校内部矛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构化解矛盾纠纷的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突出,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构建中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新表现和新特点,积极探索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利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与共情两种技术,成功处理了一起课间学生纠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终让学生情同理同,实现了让学生在错误中有所收获和成长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劳动纠纷的解决关涉实现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双重目标,但我国现行法律机制对农民工的劳动纠纷解决尚有欠缺,切实维护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的权益,需从司法和执法两方面入手。在司法方面,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充分发挥诉讼、仲裁、调解和法律援助对农民工劳动纠纷解决的作用,建立高效的执行程序。在执法方面,要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从而形成完善的法律机制,为农民工的劳动纠纷解决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是公证机关的职能所在.我国公证机关恢复组建三十多年来,促进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当前,党中央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作为政法机关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将民间纠纷纳入法律框架下规范解决,能有效遏制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审视实践,发现当前公安机关介入民间纠纷存在角色定位错误、部门联动匮乏、应急预警缺失等困境,本文为此提出了建立日常联动机制、深化预警研判机制、完善同步舆情引导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并且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之后,化解社会纠纷,消除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传统的纠纷化解理论往往局限于司法层面,强调纠纷发生后处理的方式,而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出发,可知纠纷的预防比纠纷的处理更加重要,通过规避消极互惠的方式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中,将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促进“双赢”甚至“多赢”局面的形成,这不仅为纠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