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而增强综合国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在时间和进程上平行又继起,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管理、评价等具体改革内容上呈现出诸多共同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①处于这一浪潮之中,受其影响,各种"国际化"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制度规范、文本设计等因素充斥着我国新课改,以致传统优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亦有意无意地遭到忽视。然而,21世纪十余年的课改实践证明,单一向度的国际化参照谱系不能从根底上解决我国实践层面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盲从地"削足适履",而是在坚守本民族优秀的课程与教学传统及其文化基础之上的变革与创新,是基于国际视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十余年,新课改经历了实践的磨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十全十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评价改革的成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尤其是语文学科,总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萌生新的教学理念,所以语文教学永远是我们热衷的"新的话题"。在此,笔者想说,无论怎样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都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回归语文教学本位,一定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相似文献   

3.
教师与课程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提了十多年,但是一线教师真正了解"课程"是怎么一回事的,并不是很多。关于"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也仅仅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口号上。而一个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是无法成为合格的教师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厘清"课程"的概念。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首要的不是教学,而是教育,出发点与目的地,都是教育。而课程,是经由教学达到教育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建设。  相似文献   

4.
身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习惯了在课堂上捧着一本语文书,徜徉在语文天地里。这本书,是我们课程的标记,但是也成了我们当下进行语文教学的桎梏。其实很多语文老师都认同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学语文",先进的理念许多人都会说,但是,真正落实到每一节的语文课上,"教课文"却是我们语文课堂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平常重视较少,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是一种一味追求数学知识纯客观性的结果式教学.伴随着新课程实施中对数学知识观的教学觉醒,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标课程倡导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念到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课程进行了重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课程改革的近十年中,教学实践始终被形式化的现象纠缠,致使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十余年的代数学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大学基础学科代数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规范-探索-实践教学",这给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赋予了具体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念到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课程进行了重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课程改革的近十年中,教学实践始终被"形式化"的现象纠缠,  相似文献   

9.
<正>班主任说得最多的每每是这么一句话:累死了。我从教二十年,也做了十余年的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早已体味个透——做一名班主任的确辛苦得不得了。可是,如果班主任该放手时就放手,轻轻松松地"偷些小懒",而不是将学生紧紧地"捂"在掌心里"很给力",效果可能很出乎你的预料,你也就不会那么"累"了。做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每学期学校至少要进行一次广播操比赛,这个时候就是班主任"很给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做教师已十余年了,可每每读到"教师"这一词语,我都不免会惊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许懈怠。十余年了,而我却愈发地感到了这一词语的深重,乃至感觉到了神圣。不断地扪心自问:教师是什么?有人形象地说教师是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业务上的导师,生活上的长者"。我们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培养一代新人,所以教师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一艘载有精神食粮的"领航船"。但教师仅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余年的艰辛之路,很多学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不少的成果。但是,有相当多的学校,一提课程改革,大家一窝蜂去编教材,一提素质教育,就放任孩子们去唱唱跳跳,在当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没有改在最根本的点子上。进行课程改革,要使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是必须的,"繁、难、偏、旧"的教材更新是必须的,落后陈旧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最根本  相似文献   

12.
课改十余年,成败得失众说纷纭。事实上,这样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活动,以短短十余年的变化视之,无论做何结论,总是显得过于急促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实先生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订组、修定组成员,投身课改核心层十余年,对语文课程思虑颇多,足以启迪语文教学工作者。但他说:"时下生活节奏过快,还是缓一点好,我准备选几个问题慢慢道来,适时讲点案例或故事,是谓‘语文课改慢慢说’。"这是一种审慎的研究态度,对课改投入热情诚然可贵,但冷静思考、辩证对待更难得。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放缓步伐,听雷实先生慢慢道来,慢慢咀嚼,慢慢有所得!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生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不能仅仅止于读懂课文"说了些什么",更要揣摩课文是"怎么说的","为什么是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即关注"言语形式"。然而,反观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是需要胆识也需要一定的功力的. 在一个会议的小憩时间里,谭加颖园长向我介绍了他们坚持了十余年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课程研究",并给我看了他们的成果——两种即将出版的著作.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开一幼")是我市一所享有盛誉的公办园,不仅在教学、管理、设施上都有较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怀揣教育梦想和激情的团队.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学校课堂教学正在经历由教本课堂向学本课堂的积极转型。但是,目前的教学改革依然存在着"面"和"质"的问题。"面"是指从大的范围上来看,真正取得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学校数量还是十分有限的;"质"是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和丰富内涵。应当说影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观念转型不到位,教师理念建构跟不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是学校教育工作常规运作的核心.纵览学校教学改革无不最终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仅仅是对学制学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变革,只能说是教学的改良而不是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是指课改的进程要减慢速度,课改的实施要稳步成功。钟启泉教授的一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总结性《对话》提出的一系列观点,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软着陆",是对课程改革的误导,这些误导表现出了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潮。新课程改革如何"软着陆",这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新课标、新课改必然会带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但更新、纳新、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革故鼎新"这个词是非常准确的,但我们一些老师有时的理解往往会有偏差。首先这个"革",是改革、革新,而不是革命。几年前东北育才中学的特级教师孙永和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课堂教学革命"这个说法不好,课堂不需要也不能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