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拢饭"是侗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待客礼俗,是款待尊贵客人的集体性行为。通过对"合拢饭"的传说起源和实地考察,反映出其民族人格特征和文化类型。这种民族文化记忆中的"和睦共生"与"以邻为善"的生态美学,是与自然和他者的适生智慧。随着异域文化、主流文化的涌入,侗乡古老文化传统遭遇现代文明的挑战,带来文化冲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侗乡山寨,我吃了一顿侗乡的“合拢饭”,那风情和风味至今难忘。经过了侗族人奇特的拦路迎客礼,参观了侗寨内漂亮的干栏式的吊脚楼后,侗寨主人便用他们隆重的礼仪———“合拢饭”招待我们。据侗乡老人介绍,吃“合拢饭”是湖南侗乡山寨的风俗习惯。“合拢饭”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一年,湖南侗乡发生瘟疫,一寨传一寨,一家传一家,没有多久,很多人倒下了,眼看着只有等死了。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青年郎中,他不辞辛苦,攀登悬崖去采药,还经常不分昼夜,挨家挨户地给病人熬药、喂药。在他的精心治疗下,病魔被赶跑了,侗…  相似文献   

3.
西南少数民族的小吃如同西南地区的“山地文化”一样带有厚重的民族与地方色彩。从少数民族之食的鲜明个性、粉食的突出地位、节庆与祭祀之食的厚重色彩、饭粥之食的传统特点、茶食的民族特色、“三味”的地方风格、“二性”的区域特征等方面分析论证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4.
“饭圈”暴露了青少年的精神异化问题。分析“饭圈”精神异化所表露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涵盖的特征,可以看出其实质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受到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及消费主义形成的一种畸形文化。由此,“饭圈”祛魅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唯有从个体、群体、社会、国家四个层面探究其破解路径,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主旋律加以引领,才能建构良好的“饭圈”环境。  相似文献   

5.
“饭圈文化”是由明星艺人的粉丝所创生的一种圈层文化,具有情感表达极端化、集体行为组织化、粉丝群体低龄化等特点。当前“饭圈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为流行,给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风险挑战。对此,必须理性看待“饭圈文化”,加强正向价值引导;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生态;优化宣传内容和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推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相似文献   

6.
商标是一种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给民族文化提供资源,又受民族文化的滋养。我国现代商标名称作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大体有以下几点:1.“德”与“利”的统一;2.“仁”与“通”的统一;3.“和”与“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在为娱乐行业带来狂欢时,各种网络文化也随之出圈,“饭圈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文化,表现出深陷泛娱乐化“信息茧房”、快适伦理消费主义、撕黑无休的抵牾冲突的社会症候现实样态.资本为追逐流量数据,从价值标准、情感耦合、技术折射方面干预“饭圈文化”.因此,网络治理需要调控与遏制资本逐利邪魅之风,社会主流价值观要助力粉丝从偶像大使转向公益大使,健康榜样示范与多元偶像矩阵要实现“饭圈文化”归正.  相似文献   

8.
“饭圈文化”本是青年群体追寻共同爱好,追求心灵共鸣的情感寄托,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促成下和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呈现出低龄化、圈层化、组织化和极端化的趋向,产生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乱象,呈现出主体“去中心化”、信息封闭化、享乐即时性和缺失导向性的特征,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能否顶住、打赢互联网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特别强调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掌握舆论领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在网络空间活跃的“饭圈文化”对党的舆论引导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导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要使“饭圈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良性发展,就要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引,加强乱象治理,恪守价值底线;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提升约束力;优化内容建设,实现精准宣教;关注“饭圈”需求,弥合情感鸿沟。  相似文献   

9.
语言杂谈     
《现代语文》2006,(5):24-24
语言是一种“约定”,也是一种“俗成”,每个民族都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它与一个民族特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中国人一见面常问声“吃饭了”,起初,因为吃饭事大,吃饭不容易,这很可能是一实在的打问,后来说习惯了,用意就不在这里,只是套近乎,表示关心而已。“吃饭”那意思还多:“我请你吃”,这饭不止是饭,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席面:“不靠父母吃饭”,是表明不依赖父母生活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依饭节是仫佬族具有很强的审美情趣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节庆活动.依饭节文化中蕴涵着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齐家爱国的美德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自觉自励的村民自治法则、神灵与世俗合一的精神境界、歌舞乐一体的民间艺术,这些都体现了较高的当代传承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依饭节文化的认同受到了冲击.因此,有选择地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的“和谐”文化思想主要是以审美文化学和审美社会学为主体建构起来的,包括对国家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多方面的民族精神思考和人文人性探寻。他从国家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等方面进行审视,所呈现的是一种对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和家庭“和谐”的文化追寻。而张恨水的“和谐”文化思想还包括他的“和谐”文学观和在文学创作上所追求的“新旧合璧”、雅俗和谐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当前在《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组织文化”一章的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不深刻,尤其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义”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文章提出要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认识;要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义”被忽视的原因与让学生明确“义”的真正含义与价值来深化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民族高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但目前这一工作面临“缺乏氛围”“形式单一”“人才不足”“文化冲击”等诸多严峻的现实挑战。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民族高校要不断加强环境营造、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持续化”“数字化”“学理化”和“国际化”。民族高校通过推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活教材(人教版2008版)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目“透视文化的多样性”正文第二自然段谈及“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为“世界文化”与“文化是世界的”而犯难,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认识存在较多问题,加上“文化的世界性”这一表述,使得我们的部分老师也越发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发出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其来源、象征意义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龙”不管是翻译为dragon或the Chinese dragon都未能准确地表达中国龙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把Long或China Long作为“中国龙”的专有名词使用,以保持龙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民族文化,它是维护自己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本”和“源”。那种认为民族音乐“滞后”和“土”的认识,实际上是民族文化意识淡漠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空谈与饕餮     
人类要能生存,要能从事政治、科学、文化等社会活动,就得首先有饭吃。饭从哪里来?天上不会凭空掉下馅饼,地上不会自然长出庄稼,靠画饼也并不能充饥。怎么办?就得进行生产。因此,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相似文献   

18.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识,民族文化的“活的史书”,是民族文化“可视化”的缩影,是流动的“活文本”。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服饰在民族旅游中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消费,民族服饰由原来的文化行为参与到经济行为中来,一方面提升了民族旅游的文化消费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服饰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并获得经济回报。通过对民族旅游与服饰文化资源的关系研究,分析腾冲傈僳族服饰的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民族服饰参与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试论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书本学”与“做中学”的结合,以解决民族文化传承脱离生活与实践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时间和速度的问题;另一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传承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三者的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化寻根”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的“现代性”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诉求,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之根重塑中国形象和寻找新的民族文化认同。但“寻根派”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构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都需要面对“中国”独特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境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规范文化与不规范文化之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少数族群与汉民族之间、在“自我表述”与被“他者表述”之间,“寻根派”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恩考有洞见也有盲视,它显示的正是“中国”身份认同的痛苦经验和可能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