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老蒋,全名蒋建秋;1972年生人;1987年—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91—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1995年毕业至今自由职业者。1999年初涉Flash动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游泳》、《强盗天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等在网民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由卢杰和他太太出资的艺术活动《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在9月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投向它的涵义纷纭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7月20日至22日,"鄂尔多斯草原摇滚音乐会"上,"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时隔13年继香港红体育馆后再次同台演出。虽然窦唯在半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仍然闭口不唱,但庞大的音乐人阵容已足以挑起万名摇滚乐迷兴奋神  相似文献   

4.
"政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类型,具有启迪民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以"任仲平"笔名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刊发的评论文章《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具有独特的写作特色。"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的政论品牌,无论是议题选择,还是构思布局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当前的新闻评论写作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新闻行动《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4月18日正式启动。浙江卫视 30多位记者分别在杭州和江西瑞金通过卫星连线齐声宣誓。此次活动共派出一个总线摄制组、两个分线摄制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第二届浙江新闻出版论坛4 月27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中国人民大学媒介经济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等,围绕“十一五”报业改革、创新与发展这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5日至17日,是中国革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数月业,河南新乡军分区和新乡日报社《重走长征路》联合报道组等有志之士,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红军艰辛,弘扬长征精神,在他们采写的一则则新闻的背后,有着无数感人的新长征事迹。为此《遵义日报》记者采写了这篇文章,作为对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历史中总有些闪亮的碎片,在镇江大野数码彩印总经理宋苏利看来,至今仍保留在镇江图书馆的《前进报》就是这样一些碎片,它串起了历史,照亮了征程。同样闪亮的还有历经沧桑的前进印刷厂,它铸就了镇江印刷业发展的数十年,而步入新世纪后,植根于前进印刷厂的大野数码彩印,以及安装其间的江苏省首台佳能imagePRESS C6000,无疑则是历史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许多主题性报道,往往说教腔严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浙江卫视的《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一改过去的老路子,通过让新闻活动和新闻报道相互推进,深入实地采访,挖掘人物、呈现细节,手法多样的报道样式使报道的贴进性和可视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0.
罗飞 《新闻界》2001,(4):13
这一次参加《革命老区行》,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达川驻站差不多有一年了,原以为对通南巴老区的情况多少也算了解一些,一行30天才发现,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的东西还有很多。在达川万源境内,曾发生过红四方面军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万源保卫战。凭着骁勇善战和老区人民这个坚强后盾的全力支持,红军取得了这场关系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川陕红军生死存亡战斗的决定性胜利。万源保卫战历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妇女都“全面动员”,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前线战斗,运粮运物,救护伤员,涌现出不少“丈夫冲锋,妻子支前…  相似文献   

11.
风筝飞的再远,也还是有根线牵着,才能保持方向。柳传志就是联想的‘线’。这位将自己大半生心血都贡献给联想的企业思想家,此刻似乎又到了在院外施以援手和赐予定心丸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我是刚刚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一名年轻的新兵。开始,认为图书馆工作不过是借书、还书、管书,没有什么可学的一项既简单又平凡的工作,一度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通过学习图书馆理论,使自己对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历史和现状等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理性上对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有了初步的知识,加之在工作中的实践,才逐步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为何是一门科学的道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人类文化遗产精华和现代科学成果的传播者,是马列主义、毛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读者会怎样去猜测新闻背后的记者?读者或许根本就不会去作这样的猜想,就像吃鸡蛋的人对鸡怎样下蛋不感兴趣一样。我们自己也常说: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的过程无论怎样艰辛与复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给读者的是什么样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春运路上     
列车喘息着驶出站台,这个城市渐渐成为背影。车厢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人,好不容易穿越大包小包的行李落座。火车上总是飘散着康师傅大碗面的气味,还有火腿肠、苹果、橘子、瓜子的气息掺杂其中,气味浓烈,无处不在。有些味道不变,乘客的面貌也不变:一位老人,一位  相似文献   

15.
上班路上     
上班的路上,是人去上班还是车去上班?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搞不清楚,闹不明白。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却是千真万确。不然,那车和人怎会同时奔波于路上,跋涉于阡陌,去苦苦追赶那上班的钟点?而又会同时地下班,去淡褪那上班的记忆,以及由此派生的酸甜苦辣无尽滋味呢?无独有偶,长歌絮语,真正的上班咏叹调呵!徜徉于春暖花开的时日里去上班,沐浴着鸟语花香的清露,冲破不觉晓的酣眠春梦,怀着满眼希望,以道路的延长为契机,去营造人们新一年的打算与期望,让追求的歌声在春风送暖中自由地嘹亮。顶着清晨初升的夏日去上班,朝阳在为你的汗流浃背梳妆打扮,…  相似文献   

16.
在路上     
"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许多记者喜欢引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对于大多数记者而言,读者只看到他们在纸上讲述的新闻,而不知道他们在路上时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路,各式各样的路。不同的人,行走的路线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从路上得到的收获也不同。记者的路怎样才能走好?这是许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不敢掉以轻心的问题。7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想象中被无数次呼唤过的称谓,终于与自己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联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马不停蹄地奔  相似文献   

18.
新闻路上     
《青年记者》2012,(31):8
新闻人干的是顶天立地的事业,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人怀揣着理想与激情,奔走在祖国的大地上,从抢险救灾的现场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新闻人更是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了解社情民意,为受众呈现了精彩的报道,促进  相似文献   

19.
在路上     
小鹏 《全国新书目》2010,(23):54-55
这是一段背包10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更是一趟深度心灵之旅。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8份工作上路,整整10年。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  相似文献   

20.
人生若寄的千古一叹,仿佛是对人生宿命的终极注脚。但如果把宿命论作为现世安稳的支柱,恐怕你我就只有活在自己与生俱来的生活轨道和环境中。只是论及此,众生能有几人会甘心?如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里常常重复的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