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纳森·弗兰岑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文坛中的一颗闪亮巨星。《自由》是其创作的第四部小说,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一上市便荣登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也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一场"我为《自由》狂"的热潮,弗兰岑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小说家。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小说进行简单介绍,并从自由、欲望与危机这几个主题层面来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黄珊同学的这篇《透明的金鱼缸》,我以为是一篇写得比较流畅的随笔作品。辞典里对“随笔”一词的释文是:“一种散文体栽,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的“情”,应该是指情感、感触、感受、感想。写作任何文章——当然包括随笔、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描写师:老师来上海前让宁波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爱在细微处》,同学们看看这篇作文好不好?(生浏览)生:我觉得这篇作文不好,字数没达到要求。生:这篇作文就讲了一件事,缺少了描写。生:这篇作文细节描写太少了,对人物的刻画太少。二、文本对比师:老师也觉得这篇作文不够好,于是就让小作者进行了修改,《格列夫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6.
李晓梅 《文教资料》2011,(30):23-24
《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在这篇小说中.斯坦贝克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里勤劳能干、向往自由生活、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本文对女主人公伊莉莎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以加深读者对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兰姆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伊利亚随笔》(1823)和《伊利亚随笔续集》(1833)是他对英国文学宝库的伟大贡献。伊利亚是兰姆的笔名。他正是以两集随笔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闻名的。他给我们留下的五十多篇优秀散文,全是无拘无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想和随笔。兰姆充分发挥了随笔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8.
韩冬玲 《文教资料》2010,(29):34-35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作品主要写了女主人公海丝特一生为追求自由爱情而抗争的历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女主人公,从而揭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浪漫主义思想,同时也表明女性生而具有平等、自由和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邱明峰 《教学月刊》2014,(12):37-39
正浙江省推进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教材中,外国小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分别是必修二中的美国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德国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3篇,必修三中的英国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以及必修四中的法国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除了必修教材(苏教版)中有5篇外国小说之外,还有一本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  相似文献   

10.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随笔。本单元另有荀子《劝学》、韩愈《师说》和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鲁迅《拿来主义》及王佐良《上图书馆》等五篇文章。这六篇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读书:目的和前提》排在第五位,和后一篇《上图书馆》同是关于学习的随笔作品,黑塞首先阐释理论,然后结合本人的切身经验加以具体论述。与前四篇中的说理篇在文体和形式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庄子·盗跖》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沉着、冷静的风格反思了人生,敲响了长鸣之警钟——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以戏谑、讽刺的笔调嘲弄了孔子,表达了庄子非常之理想——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篇寓言故事对后代文人影响甚多,其中对《水浒传》的影响尤为显著。拟从庄子的反思人生、庄子的非常理想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庄子·盗跖》对《水浒传》的影响及其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笔     
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自1953年建校以来,便有文学社团,虽然其社名由于各种原因在不断更改,但其文学精神一直在延续并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笔文学社是我校近年应着时代的节拍,一扫精英教育的理念,高喊大众教育的口号而创办的一个最最朴实的文学社。文学社自创办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广泛培养社员的写作兴趣,整合社员的生活素材,发挥其创新写作、自由写作的特长,丰富了社员的业余生活,并培养了一批写作新人。文学社创办有社刊《随笔》,每三周出版一次,是社员进行写作的主阵地。其中有100多名社员计300余篇作品被《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从总体上看,是“稳中有进”,其具体体现在:(一)渗透人文精神突出文学因素2002年中考语文卷命题的选文,比较注重“文质兼美”。作为阅读材料,突出了人文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现代文(一)《读书·养气·写作》是一篇随笔式的议论文,文中大量古诗文的引用,增添了文化积淀的蕴涵,体现了浓郁的文学气息。现代文(二)《亲近自己的双腿》是一篇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形象的小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前不久阅读了美国加里·D·芬斯特马赫和乔纳斯·F·索尔蒂斯合著的《教学的方法》一书,深受启发,并尝试着将从中感悟到的理论知识大胆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下面就以李白《月下独酌》的课堂教学为例,展现笔者将自由教学理念融入诗歌教学的一次探索。一、自由教学法的相关阐释自由教学法根源于博雅教育理念,目的是通过解放思想和继承文明社会的全部知识遗产,去质疑,去认知,去创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思想】《论读书》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读书妙悟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它是培根《人生随笔》中的一篇名作。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很广泛,先阐述了读书的目的——作为消遣、装饰和增长才干之目的,并阐述了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接着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读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柏溪随笔》是唐君毅早年两篇以家乡“柏溪”命名的人生随笔.文本中独特的生命情调和所包含的生命学思想,对唐君毅成熟期思想的“人”和“文”具有支撑性意义.因此,《柏溪随笔》可以看作唐君毅思想的萌芽与源头.  相似文献   

18.
约翰·福尔斯后期小说《尾数》是继《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后又一部挑战传统挑战权威的实验性创作,小说创作在福尔斯的笔下不仅是对文学传统的解构和创新,也是一场追逐自由建构自由的游戏。福尔斯大胆创造出一个虚幻的时空,用无限的想象给小说创作建构和开拓了更宽广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9.
1.语文教师与教育随笔
  1.1教育随笔的含义和特点。《辞海》中随笔的含义是:"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写来,不拘一格……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语言洗练、意味隽永为其特色。"随笔这种文体在我国汉魏时代称为笔记,宋代随笔写作极为盛行,宋代最著名的随笔是洪迈的《容斋随笔》。教育随笔选材丰富多彩,形式灵活自由,内容短小通俗,风格随意平和。教育随笔是一种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是教师通过对校园生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随笔的精髓在于"随"字,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20.
吴秀珍 《考试周刊》2010,(55):32-33
《善良的乡下人》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这一技巧在表现人物和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