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是当今各类招生考试机构及学校教务部门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在总结了几种计算机编排考场算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Excel的易操作性及内置的VBA编程特性,提供了三种利用Excel工作表数据进行考场自动编排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审题,对于考试作文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审题能力不强、审题速度不快是考场作文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临场技巧角度出发,“扫描点击法”“偷梁换柱法”“以我为主法”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审题.  相似文献   

3.
高考结束后,考生作文往往成为热门话题,“少见真情实感的文章”“考生缺少真情”“矫情太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议论再一次响起。“考场里难见真情实感的作文”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从一线的教师到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专家都做过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考场难见真情文章”这种事实丝毫没有得到改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依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此探讨一二。原因之一:考场作文的特质是追求统一性“考场作文追求统一性”是由考试的本质决定的。考试的本质在于“公平性第一”,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考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金子 《中学理科》2007,(6):8-11
俗语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是在考场中发生得最多的却是由于粗心失误,以致“捧了西瓜丢了芝麻”.难道西瓜芝麻两者不可兼得吗?下面就把考试中要注意的“芝麻”分为三个部分,只要考生能在模拟考试中反复操练“捡芝麻”的运动,到了真正的考场必能做到气定神闲、波澜不惊,每一分都手到擒来.  相似文献   

5.
工作的需要,我参加了今年的高中会考监考。考场上,学生们秩序井然,没有夹带,没有交头接耳,没有纸条乱飞。除了答题外,教室内异常寂静,这倒令来回巡视的我生怕影响了考生而觉得发窘。回想自己工作后曾经参加的一些考试,不禁为考生“之精心准备”沉思良久。两种考场,考场秩序缘何  相似文献   

6.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已成了一种时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大力提倡所谓‘快乐学习”、快乐考试。一些学校期末测试时就进行了‘快乐考试”,据有关报道说这是一种“无考试时间、无固定考场、无标准答案”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再害怕考试,而是像平常学习一样轻松“应试”。  相似文献   

7.
考试众生相     
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可谓家常便饭,无论大考小考都会牵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不信?那我带你去考场看看吧!考场里的各路人马竞相登场,他们共同演绎了一出复杂、热闹、幽默的“校园考试大戏”。  相似文献   

8.
感恩的心     
“考试要迟到了,你自己先去考场,我停好车再上去找你!”妈妈焦急地说。我看看车外全然陌生的大厦,又低头看看手表,咬咬牙,极不情愿地下了车。唉,都怪我自己。这次口语考试的考场所在位置偏僻,妈妈原本打算提早出发的。要不是我早上赖床,致使我们比原计划晚出发了1个小时,再加上考场所在大厦车位紧张,停车困难,这时候我本该由妈妈陪着,静静在场外等候考试的。然而此刻,我只能在这幢完全陌生的大楼里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一心只想在考试开始前尽快赶到6楼的考场。  相似文献   

9.
自主招生     
泱波 《教育》2013,(4):6-6
3月16日,“卓越”“北约”“华约”三大联盟自主招生考试在全国各地考点同步举行,众多学子赶赴考场迎战这场被誉为“小高考”的自主招生考试。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考场"是新形势下的一种考试管理模式,"标准化考场"的建设给国家教育考试带来了公平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在新的背景下组织考试如何依靠"标准化考场"的设施设备而不仅仅依赖,需要考试管理者积极实践、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总结提升,不断优化考务组织和管理工作,致力营造更规范、优质、和谐、高效的组考氛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