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甘肃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量图分析法,选取统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对甘肃民族地区两州五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所在,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学术界现有的观点,分析了"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内涵,并论述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民族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加快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步伐的构想左孝顺,崔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那么,...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帮助和扶植少数民族走与全国共同富裕之路,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各民族地区有何特点,有什么资源优势,有哪些困扰他们发展的制约因素?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制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和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中西部地区。本文在阐述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内和农业外的增收途径与潜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在农村民间融资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国家正式金融制度中的内生变量,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正式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年资金需求缺口约为1万亿元,如何引导农村民间融资,将深刻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三农”国策的顺利实施.同时,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民间金融能否合理发展,将影响到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及合作金融的市场重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多样化和市场化也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0.
11.
对中西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城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对中西部城市如何结合自身优势,避开产业转移的一些主要弊端,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要把握好移入产业的层次,精细策划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项目.做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招商引资。同时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加强自身吸纳与承栽能力建设,培育企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信息熵和塞尔指数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3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西北张承地区与京津唐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3.
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并详细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四川县域经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祥云  胡代全  谭践  郝莉  周明芝  严永祥 《软科学》2004,18(4):91-93,96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四川的县域经济与东、中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课题对四川县域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并联系四川实际,提出了加快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城经济发展对一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将湖北省县域经济近年来的发展与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发展作比较,分析其现阶段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发展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测量我国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经济运行效率,挖掘其运行非效率环节,有利于海洋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采用混合DEA结构模型对蓝色经济区内11个省(区、市)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测量,得出海洋经济效率最优的区域,并对非效率产业和区域的弱势环节进行挖掘,证实了混合结构更加符合现实中海洋生产结构。改进后的DEA模型比传统DEA模型更能准确、客观地刻画最优生产前沿面。  相似文献   

17.
高素质人力资源对我国区域经济支撑作用的地带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涵  杨开忠  姜玲 《软科学》2011,25(3):91-94
基于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通过探索最优基本模型和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定量分析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其所呈现的地带差异和全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飞 《预测》2002,21(5):20-24,10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后,地区经济要素不平衡所导致的中国区域经济变动特点和安徽在全国的地位变动情况,并辩证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结构和国家政策是导致安徽经济地位变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我国主体功能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以我国18个重点开发区中的黔中经济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其经济发展现状分为4个等级的区域:发达区、较发达区、初等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在33个县(市、区)中有27个还处于经济初等发达水平以下。针对存在的区域差异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研究生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