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弄堂文化     
能与北京胡同文化相媲美的,只有江南水乡交错纵横的弄堂文化。杭州的弄堂不多,但每条都有自己的历史故事与渊源,很幽雅,也很精妙,令人回味无穷。我能算是半个杭州人,祖籍在杭州,但家族成员均“流落在外”,成了“北飘一族”。而留在儿时记忆里的,就只剩下一条条弄堂口摆满小吃摊的巷子及一片烟雨氤氲中西湖的轮廓了。杭州最有名的,要数孩子巷。它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陆游还曾经为它赋诗一首呢!小巷经过千年的洗礼,地上的青石砖早已结满了油油的青苔,它蔓延在用蛋清、糯米及石灰粘合的古墙脚,大朴不雕中透出几分古色古香。墙脚边…  相似文献   

2.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杭州的城市文明,推动了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繁荣,并催生出以西湖游赏为独特内涵的城市审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的变革与经济的进步是推动杭州城市文化兴盛的根本基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则加速了杭州城市文化的重组与变革,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历代杭州城市建设,在极大改变了城市外观和空间格局的同时,有效适应了当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区域内部职能的分化,使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3.
南宋历史文化资源是杭州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内容都是今天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文章指出,可以通过创意转化、跨界融合、体验设计、智慧管理等途径,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有机结合,为杭州城市文化品牌和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两宋学术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但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继承性。经历两宋之际的学派整合与文化重组,王安石的新学逐渐式微,而元祐学术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承续。南宋中期以前,众多文士因家学、地方传统、个人学术选择等原因,受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文史传统影响较大,形成与道学不尽相同的重视文献考据的"汉学"学术路向。二者相互论争、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多元的南宋学术。南宋中期以后,逐渐进入主流的道学,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但其发展也正是在周边考据汉学的影响下,走完了自身逻辑和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元灭南宋后,北曲杂剧南移杭州,并与南戏产生了交流,两者在剧目,剧本形式,脚色体制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南北戏曲的这一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典戏曲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7.
文化能展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进而促进硬实力持续发展。杭州灵动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活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与多元质朴的岁时节令习俗成为其独特魅力,是其经济社会繁华持续千年的重要原因。南宋杭州城市文化的繁荣给后人留下不少启示:历代莅杭官吏中的有识之士与杭州民众不断为杭州的自然环境增添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凸显了政府在城市文化形成和文化产业开发中的作用;文化不止是可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六家词"因王先谦《诗馀偶钞》而得名,湘中六家词有向花间词风回归的趋势,词风柔婉艳冶;又在创作上与常州词派的理论遥相呼应,反映了一定社会内容。同时,六家词在风格上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或宗北宋,或宗南宋,或南北皆宗,未尽统一。尽管如此,湘中六家词人以其创作实绩促进晚清湖湘词坛的发展,并基本奠定了晚清湖湘词坛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9.
田延 《辅导员》2011,(Z3):28-30
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因位于历史名迹大雁塔脚下而得名。近年来,我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己任,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礼仪为载体,确立了"以礼为魂,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以文明  相似文献   

10.
许多民间故事往往与历史相结合,其中历史成分与史实相符合的可以称之为"历史认同",与史实不符的可以称之为"历史改造",尤其是故事中历史人物定位对史实完全认同而仅是某些历史细节有所偏差时,可以将这类民间故事称之为"变异的史篇"。浙江省宁海县《白龙救主》这则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南宋末年名臣叶梦鼎受奸相贾似道迫害致死的故事,其中既有"历史认同",亦有"历史改造",塑造了两个与史学评价相符的人物形象,很好地体现出这类民间故事作为"变异的史篇"的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