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嘉教授一直致力于陶瓷文化研究,拓展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目前国内学界知名的陶瓷文化学者,尤其在中外陶瓷文化关系史领域中建树颇多,成果斐然。2015年10月17~19日,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圣城曲阜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学者和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主题,对儒家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世界各国食文化、食礼制度和食行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詹嘉教授受邀在大会作专题发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紧张的会议期间,他抽空专门接受本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专访。  相似文献   

2.
纽曼教授是美国知名的饮食文化学者,几十年来一直致力在美国推广中餐文化,其创办的《美味与财富》杂志是美国唯一一本关于中国烹饪与艺术的杂志(1994年至今)。她也是亚洲食学论坛的老朋友,每一届亚洲食学论坛都受组委会的邀请并作主题发言。2015年10月17~19日,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圣城曲阜召开,来自世界10余个国家的300多名学者和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主题,对儒家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世界各国食文化、食礼制度和食行为等议题展开了深人广泛的研讨。纽曼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会议期间,她抽空专门接受了我刊编辑蓝洁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王喜庆研究员是目前国内餐饮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有着丰富的餐饮企业管理经验,对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独到见解,自第一届亚洲食学论坛举办以来,就一直鼎力支持。2014年11月,由其担任执行主席的"丝绸之路饮食文明——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社会影响广泛。2015年10月17-19日,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圣城曲阜召开,来自世界十余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学者和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主题,对儒家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世界各国食文化、食礼制度和食行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王喜庆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并受聘为"中华食礼馆"顾问。会议期间,他抽空专门接受了我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的专访。  相似文献   

4.
人类离不开饮食.中华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精、美.情、礼”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在21世纪这个追求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诠释和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近来频发的校园血案凸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大力弘扬中毕传统美德、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及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编钟是先秦音乐中的乐器主体,在商周时期兼具了"礼"和"乐"的双重功能.作为"礼"器,编钟不仅是王公贵族的身份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需要的审美需要,而在其"乐"的功能中,更具有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7.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催生了文化,这是中华先民顺应自然生态的创造,"饮食"与"文化"自古以来相依共存。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但现在的初中生生活视域狭窄,普遍缺乏对多姿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深入感悟。随着"食育"走入中小学课堂,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一块新阵地。  相似文献   

8.
"诚意正心"全面承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诚意正心"具有核心地位,不仅与"仁义礼智信"密切相关,也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入世"的基本特征。只有"诚意",方可"正心";只有"正心",才能"诚意"。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3):50-56
孟子言性善之"性"具有双重内涵:一是具有的先天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为善的能力之性,二是具有后天性、无定性和差异性的仁义礼智之性。为善的能力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层面而言的性,仁义礼智之性则是现实落实层面而言的性。性善之"性"的双重内涵决定了"性善论"有从为善的能力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立本论和从仁义礼智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存养论的双重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学说中"仁"礼"的思想影响深远,建立在"仁"礼"思想基础上的传统礼仪文化重在内心、在敬、在孝、在言行一致,从源头探寻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可以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