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以上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材料中有两个句子,句首的“陌生”与“熟悉”不止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思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可以理解为“陌生的事实阻碍我们认识陌生事物”,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心理阻碍我们认识新事物”,也可以理解为“局限思维导致我们无视新事物”。同理,“熟悉阻止我们理解熟悉的事物”中第一个“熟悉”可以理解为“熟悉的事实”“麻木的心理”“惯性思维、固化思维”等。层层剖析对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巧选迁移物.化陌生为熟悉 物理解题中,当遇到比较陌生的研究物而引起物理情景的生疏,阻碍了思维的进一步深入时,根据研究物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巧妙迁移,寻求相近的熟悉代替,往往以化陌生为熟悉,有利于物理模型的构建,有益于思维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解题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 ,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也一样 ,要求思维一定要成功、思路畅通无阻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问题是 :当思维出现障碍时 ,解题思维发生中断时 ,如何有效地去化解这个思维障碍 ,及时迅速地找到延续解题过程的出路 ,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奇迹呢 ?高等数学解题实践表明 ,“陌生”问题熟悉化、一般问题特殊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四化思维”策略 ,常常是十分奏效的。一、陌生问题熟悉化在遇到陌生的新问题 ,当你感到一筹莫展时 ,不妨寻找与本问题相似的问题的或与本题的某些相似点 ,从熟悉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去探求解决…  相似文献   

4.
王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10-10
初识生本教育,觉得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名词.熟悉是闲为“生本教育”理念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迫寻的一种教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萍 《福建教育》2022,(2):22-24
基于情境的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查,越来越遵循"熟悉与陌生""关联与比较""宏大与渺小"原则,在复习教学中要特别关注情景语境的阅读、关联意识的阅读、思维逻辑的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读书,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联想颇多,就是"化熟悉为陌生"。随后,仔细体会,反复琢磨,甚觉富有哲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因为熟悉,人们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穿旧鞋,走老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新事物、新变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部分教师,特则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面对的是熟悉的教育对象,头脑中是熟悉的教育理论,手头上是熟悉的教育实践。重复教、教重复,轻车熟路、驾轻就熟,每日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没有反思、没有  相似文献   

7.
类比思维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学生一旦具有类比思维,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从概念的形成、定理法则的推理、问题解决的探索中、知识的整理中渗透类比思维的培养,体现高中不同知识块的联系和变式教学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解题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也一样,要求思维一定要成功、思路畅通无阻是不现实的,我们的问题是:当思维出现障碍时,解题思维发生中断时,如何有效地去化解这个思维障碍,及时迅速地找到延续解题过程的出路,创造出柳暗花明的奇迹呢?高等数学解题实践表明,"陌生"问题熟悉化、一般问题特殊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四化思维"策略,常常是十分奏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市朝阳区"引进来"的干部培训国际化课程,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过程分析国际化培训对中小学干部培训的启示,引发教育工作者对介于"熟悉与陌生"之间的国际化培训课程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与学习     
提起思维,大家一定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经常会听到和用到这个词而且也知道它的大概意思;说陌生,是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它的确切涵义,更不了解它都包括哪些过程。那么,什么是思维呢?相信大家读了下面的故事便会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小学使用的通用课程标准(Common Core)中,特别提出美国孩子要掌握的三项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问题解决思维(Problem Solving)和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Skills)。排在首位的就是批判性思维,也是美国"天才"儿童教育的标准之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很多人对"批判性思维"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尤其是其中的"批判"二字,又十分敏感,难道批判性思维就是对一切东西持怀疑眼光,进行抨击和批判吗?其实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地批判和抨击,而是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分析之后,形成更好的决策和判断。  相似文献   

12.
<正>本人针对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些特点,并结合第三轮复习的实际情况,就高考前备考的有效性谈一些看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高考题,提高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的效率.高考是一个由熟悉到陌生,再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或者说高考是一个把生疏转化为熟悉,在熟悉中发现陌生的过程,所以可以说高考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3.
细胞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陌生事物。熟悉是因为从接触生物学开始学生就知道细胞膜,陌生是因为太熟悉但却没有深入研究过细胞膜。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讲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想把课堂经营精彩却不容易。孙老师的课,不仅让我们惊艳于其教学设计的巧妙与严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场思维盛宴的震撼。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4.
转换思维在高中物理中是常用的一类解题方法,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帮助学生开启物理知识的一扇大门。教学中应用转换思维,可以解决诸多类型的物理问题,实现陌生问题熟悉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实际问题模型化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掌握物理课程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素养。  相似文献   

15.
由岩 《考试周刊》2012,(4):62-62
本文介绍了三种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辩证思维:熟悉与陌生、特殊与一般、动与静.  相似文献   

16.
王子亮 《考试周刊》2013,(25):128-129
<正>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物理学习中运用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类比法"的运用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利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把陌生的问题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达到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目的。我介绍自己的体会。一、"物理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类比帮助学生把"物理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进行比较,找  相似文献   

17.
王天元 《考试周刊》2010,(31):14-15
在中考中的热点试题、亮点试题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些推断分析题,即在熟悉的物质中给予陌生的情景,或者在陌生的物质(知识)中给予熟悉的情景,或者围绕某一物质,针对这种物质的不同属性进行揭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水的有关试题,介绍几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于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19.
卷首导读     
正儿童对于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时候,"熟悉"正是一种陌生。认识与发现儿童正是教师的第一必修功课,它超越了具体学科,超越了具体专业,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相似文献   

20.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充满着矛盾,同时处处渗透辩证法。显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既是一个运用辩证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数学向前发展的过程。下面通过例题介绍如何用辩证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作一阐述。一、陌生与熟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数学解题过程中就是把陌生的问题通过类比、构造、转化等手段,化归为熟悉的问题而得以解决。例1,若a,b是有理数,定义运算☆:a☆b=15(3a-2b)求(1☆9)☆(9☆5)的值分析:这是一道陌生的题目,怎样将题目中的☆运算转化为我们熟悉的运算?实际上只要弄清新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