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辑风格应是指编辑家在编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作风、气度和高尚的品格.认真考察贾祖璋的编辑工作实践,人们不难发现,他的编辑风格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燕丽 《出版史料》2012,(4):111-113
科普作家、生物学家贾祖璋(1901~1988)先生同时又是一位编辑家。他在编辑出版生涯五十多年中,主要精力奉献给了编辑出版事业,其编辑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4.
5.
6.
书评作用与书评者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献身于编辑事业的贾祖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父亲贾祖璋,1901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州(现为海宁市)东南钱塘江畔的黄湾镇,卒于1988年。父亲一生勤奋好学,从青年时代直至晚年,在科普创作园地辛勤笔耕,写下了大量科普文章,出版了《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等20多部科普著作。他于1924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又是一位老编辑、老出版工作者,从旧中国直到新中国,60余载献身图书出版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进入商务印书馆父亲于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后在本县的两所小学任教,并且开始向《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以及杨贤江主编的《学生杂志》报寄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8.
书评所起的一切作用都与它的信息容量相关。保证书评提供足够的信息,并扩大信息容量,使之发挥更大的效力,是图书评论者的重要职责,也是书评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书评信息容量的层次分析 凡为书评,必须包括最基本的图书信息: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页码和被评图书的内容等等。这一层次是书评构成要素的横断面,它向读者展示被评图书相关信息的完整面貌,构成书评的物质形式特征,是信息容量的浅表层。据此,读者可以获得信息检索渠道。可以确定,只要是书评便具  相似文献   

9.
书评的地位与书评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到《徜徉在文化边缘》(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不由得就会想到书作者毛鹏先生."徜徉",如汉代张平子《思玄赋》说的"怅徜徉而延仔",是一种漫不经意徘徊之状,自然也就等于是说未探其阃奥了,这已是一层自谦;再说徜徉在"文化边缘"而非文化之中,则是说不但未登其堂,而且连其门也未入.毛鹏先生不仅其人是位"谦谦君子"(《易·谦》),为书取的名亦复如此,"卑以自牧"(《易·谦》),难怪古人要说"其文如其为人"(苏东坡《答张文潜书》)了.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1894—1986)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教育家,出色的作家,也是一位对书评事业很有贡献的书评家。他从1911年到1986年的75年间所写的书评  相似文献   

11.
吴道弘(1929年生),著名编辑家,编审,中国韬奋奖获得者,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2月从上海诚明文学院文学系考入上海三联书店,一直从事编辑工作。他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写书评,早期的书评文章,多已散失。80年代以后的书评,结集出版的有《书评例话》、《书旅集》等。他评书约六十种,专论图书的书评文章九十多篇,  相似文献   

12.
任鸿隽(1886-1961),著名的爱国科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校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他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1914年在留学美国时期就提出“科学救国”的主张,发起“科学救国”运动。1915年与人发起创办了《科学》杂志,坚持了几十年。他一生都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而奋斗。他的著作有《科学概论》等,与人合译有《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等。他对科学著作的评论有相当的分量,是一位有水平的科学书评家。  相似文献   

13.
王大路(1949-2004),曾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线装书局总编辑、《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著作有《编书人札记》、《书人书境》、《社会转型与人格再造》(与人合著)等。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与书评     
书评之于编辑,是含有双重滋味的事,一则编辑的素养中,要有书评意识,否则他的编辑工作便不能超越与出新。然而另一方面,书评之评,其所直指或影射者,不惟书作者之事,也并相关于编辑。因为一本书的很多方面,终是编辑行为的结果。孔子删《诗》、订《春秋》,是编辑行为,后世经学家所鹜趋的焦点,也多针对于这行为背后的深刻用心上,谓之“微言大义”。这正是书不惟作者之事,也并编辑之事的一个明证。当然孔子之编辑,与现代意义上的“编辑”尚有区别,但根本点却是一致的。从编辑的最高境界上说,现代与古代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1868—1940)是具有浓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政治家、学者、教育家,被人誉为近代孔子。他学贯中西,既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也擅于吸收诸多西学的精华。他一生著作约300万字,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其中有约不到十分之一的文字是图书评论,其书评许多是以序跋  相似文献   

16.
钱杏邨(1900—1977),笔名阿英,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书评家。他不仅创作了很多的文艺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更重视书评,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他书评文章的盛产期。他一生写  相似文献   

17.
唐弢与书评     
唐弢(1913-1992),著名杂文家、散文家。杂文以鲁迅风格著称,在20世纪30年代,据传鲁迅对他说:“你写文章我挨骂,”可见其风格之近。他创造了一种书评的独特形式——书话。他写书话“开始于1945年的春天”,后来一直没有间断,一生写书话约200篇。对书话的要求,他在《书话》的两次序言中  相似文献   

18.
成仿吾(1897-1984),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1921年与郭沫若等共同创建了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还创办了多种文学刊物,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论文、小说、诗歌。1928年留学法国前,他是文坛极为活跃的人物,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图书评论占有重要的位置,是20年代初期、中期的重要图书评论家。  相似文献   

19.
胡适与书评     
胡适(1891—1962)是中国的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学通古今,在治学中对各种图书不断研究评说,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书评家。 胡适从清末开始,到1962年去世止,几十年间都连续不断评书。他最早的书评是16岁(1907年)时写的《胡近仁(奈何天居士吟草)序》。胡近仁是他的同乡,当时处境比较艰难,却比较达观。他写了一部抒怀的诗词集请胡适作序,胡适欣然命笔,对他的诗词集和为人做了很高的评价。胡适在清末(1908年)连续写了三篇颇有价值的书评。一  相似文献   

20.
列宁与书评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同时又是书刊评论工作的行家里手。读书、写书、评书是列宁革命生涯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内容。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图书对列宁的一生起了巨大作用,对他所从事的艰巨工作给以帮助,“如果没有图书,那他就不能成为我们大家知道的那个列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