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时两个半月的装潢,终于在粉尘、噪音、油漆味里结束了.结算了工钱,主人家请他和他手下的小小装潢队,去小餐馆吃了一顿好饭.主人家知道他们不容易,天天吃大蒜煎豆腐,冬天睡在门窗半拆的工地上,有两位都冻病了;为了赶工,边咳嗽边干活……  相似文献   

2.
生命惊奇     
一般人有一种错觉,以为人的身高取决于遗传.其实食物对身高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日本人吃西方式的食物后,身高就起了变化.1900年,12岁的日本儿童平均身高只有1.34米.移居美国的日本儿童在美国吃的蛋白质较多,特别是肉吃得多.  相似文献   

3.
小吃大市场 "沙县小吃"源自福建小县--沙县,品种有240多种,一般分为米类,比如炒白稞鸭汤粉干、米冻皮、喜稞团等;面粉类,包括馄饨、拌面、烧麦、花椒饼、荷叶包等;豆类,其中有夹心豆腐丸、玉卷豆腐、煲豆腐、梅花豆腐等;其它还有芋包、牛粉肠、夏茂烤鸭等.在其众多的小吃中,传统名牌小吃有50种,馄饨(福建人叫扁肉)、芋包、烧麦、包心豆腐丸、米冻、米冻皮、喜稞鱼丸、花椒饼、泥鳅粉干为10大品种,而前面4种为全国品牌的小吃.人们在福州、厦门、泉州等福建省内各大街小巷里,最常见到的就是每碗各一元钱的扁肉与拌面.  相似文献   

4.
乱炖无情     
部队乱炖本是韩国军中菜式,后来流落民间,也算为粗陋的韩式饭菜增添了若干花色.其做法极为简明扼要:一口扁锅,内有香肠、午餐肉、菠菜、圆葱、蘑菇、豆腐、小鱼、辣白菜,还有很红的辣椒面,以及方便面,浸在一起,旺火乱炖即可.热气腾腾间,一吃一身汗.  相似文献   

5.
正西施的故乡诸暨每年推出西施故里美食节,除了这道西施舌外,还有西施豆腐、西施醉月、西施藕、西施虾仁等,一道道菜点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古越遗风。在中国人的词汇中,豆腐是颇有些可联想的,占女人的便宜叫作"吃豆腐",而女人如果卖起豆腐来,多会被冠以"豆腐西施"之名。豆腐与西施沾上边,是因为有"西施豆腐"这道菜肴在先。据说,西施不但美貌非凡,而且也心灵手巧,擅长烹饪,曾以故乡诸暨盛产的葛粉调制豆腐羹,因其鲜美可口,邻里竞相仿制,称之为"西施豆腐"。  相似文献   

6.
阿袁 《文化博览》2005,(2):34-35
北大西门外有一溜馆子.生意很火,因为老板们精明,知道学生穷,就在价格上做文章,玻璃的店窗外无一例外地写着"丰俭由人"的字样,经营的也多是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爆鸡丁这样的大众菜,学生吃惯了食堂,嘴还不刁,吃不出多少好歹的.周末或是有同学生日,一群人,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相似文献   

7.
逸名 《文化博览》2005,(10):36-38
本文纯属戏说,也可当做胡说.古代与当今,在选拔与培养领导人上,模式也差不多.仅供各位朋友一乐. 小时候看<西游记>,感觉妖怪是最笨的,哪里需要孙猴子去打,自己就笨死了,明明唐僧落到手中,却总是不忙吃,结果总是被神仙们连窝铲除,连山贼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都做不成.要我是妖怪,先把唐僧吃了,吃一口就长生不老,全吃了还不功力暴增,金刚不坏呀,那时候再去跟孙猴子和各路神仙PK,其奈我何?  相似文献   

8.
蕾蕾 《职业圈》2004,(4):46
开甜品店的念头是我有一次去上海出差时萌生的.那天晚上和朋友逛浦东,走累了就进到一家甜品店,本以为也就是吃碗冰淇淋罢了,何曾想到里面的甜品竟有20多种,水果煮的糖水、绿豆、红豆汤、果冻汁、小点心……我一下子吃了好几碗,心想,北京好像极少有这样的饮食店呢,回去不妨开一家试试!  相似文献   

9.
南宋杭州人怎样过年? 家人团聚,吃当然是第一位的,《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书中就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从蔬菜水果到肉类,从腌制凉拌到烧烤,光馒头就有寿带龟、子母龟、欢喜、捻尖、剪花、小蒸作、骆驼蹄、大学馒头、羊肉馒头等九种. 会亲访友当然也少不了. 还有,北宋王安石《元日》中描写的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古老的饮食,豆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它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其不仅蕴含着朴素的宗教思想,折射出民族精神,体现了人们对"和"的追求,而且在规范社会道德、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各个区域之间豆腐文化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在文化的象征意义与社会价值上却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挖掘豆腐文化内涵现实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明,你说得清它是什么意思吗? 在香港,看一次牙医,就明白了.挂号柜台的小姐微笑着取出资料让你填写;请你坐下时,轻声细语地告诉你,"对不起,要等五分钟喔".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那年,我应聘到一家瓷器公司做营销员,主要负责在云梦商场的一个小柜台前卖瓷器.因为瓷业市场疲软,并且我们所在的柜台也不怎么引人注目,所以上柜之初,生意平平,一天只卖出可怜的几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又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那么,是不是冬天吃了萝卜就真的省了医生的药方呢?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吃萝卜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好多饭店都注重品种经营,要不就是"老品牌",让顾客既品味商品,又享受文化;要不就是"新、特"产品大聚会,让顾客吃个眼福、口福.应该说,这些都不错,但万千饭店、饭馆经营手法一样,也未必能使生意红火.这不,"万紫千红"就吃了这个亏,开业不到三个月,生意一直就没红火起来,倒有点想关张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豆腐仔儿     
正宗的冀东老家的豆腐仔儿有好些年没有吃到了,因此常常忆起它。  相似文献   

16.
老米传奇     
秦汉 《生态文化》2008,(2):60-61
老米不爱吃米,倒不是他有什么忌讳。他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吃不来米饭。他说米饭吃不饱肚子,吃了不养人,一会儿就饿。  相似文献   

17.
刘鹏凯 《职业圈》2014,(16):22-23
卖生产力柯林斯与波勒斯合著的《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标的手段.但对很多高瞻远瞩的公司而言,利润不是目的,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是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处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市场这块大蛋糕,大家都在争着吃,都想多吃,吃好.用什么方法吃到蛋糕并且吃得好呢?这可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吃饱不读书?     
张鸣 《文化博览》2006,(9):10-11
也许可以这么说,一个"吃"字和一个"家"字,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的价值取向。什么都可以丢开,就是这两个东西丢不得,实在被逼到墙角了,高尚一点的人可以为了家而牺牲吃,而品性差一点的则往往为了吃而牺牲家。"吃"作为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多数人活着是为了吃,而不是看起来更为合理的吃是为了活着。食不果腹的时候当然谈不上价值观,但是只要国人有了余钱剩米,吃顿好的,或者顿顿吃好的,就成了人们每日的不懈追求。国人有福,吃顿饺子都要攒肉票的时代总算过去了。虽然农民还很苦,但解决了温饱并进入小康的人家毕竟很  相似文献   

19.
候鸟之殇     
傅菲 《生态文化》2021,(3):23-25
在鄱阳湖越冬的候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意外死亡).它飞着飞着,就掉了下来(被土枪射杀);它睡着睡着,一头从树上栽了下来(被土铳射杀);它吃着吃着,突然撒开翅膀,在地上扭动几下,僵硬了(食物中毒);它嬉戏着,突然无法动弹,胸口迸射出一滩血(被网钩刺穿).它们死得毫无征兆,死得毫无尊严,死得无比痛苦.死神降临之前,它们自由...  相似文献   

20.
百年咸亨     
去绍兴不去咸亨酒店算是没到过绍兴:去咸亨酒店不坐下来品一品绍兴的黄酒,嚼一嚼茴香豆,那算是一大遗憾。所以当我第一次踏上绍兴的地盘,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直奔咸亨酒店。 踏进咸亨酒店,黑漆金光的竖牌上“太白遗风”四个字很是夺人眼目。曲尺柜台上摆着豆腐干、茴香豆和温酒的筒子。酒店的前厅是开放式的,有房顶而无围墙,后面是一天井和回字形的走马楼。前后一转,我突然想到鲁迅先生在《孔乙己》里写道“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我想,那天井,那回字形的走马楼恐怕是后来新建的吧。又想,管它原有也好,新建也罢,“买一碟盐煮花生,或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要了一碟茴香豆,一小碗黄酒,没等坐稳,就急不可耐抓起一粒茴香豆往嘴里送,咬一口,其味像硬豆腐干,和想像的不大一样。于是,再送入一粒,一咬,吐出掰开一看,这不是我们常说常吃的蚕豆嘛。又不相信,怕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