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古开天辟地[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相似文献   

2.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艺文类聚》卷一)宇宙最初的形态是一个蛋状物,称做浑沌之蛋,简称浑蛋。史蒂芬·霍金①博士指出,这是一个零体积的时间、空间、能量,以及其它一切的集合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对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故著名黑色大师王小波②曾有过精辟的描述:“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别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  相似文献   

3.
神话的改写     
×××同学问:《盘古开天辟地》是作者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改写的。你能不能说说神话的改写应遵循什么原则?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先将《盘古开天辟地》所依据的古籍资料转引如下: (l)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  相似文献   

4.
归墟神山     
正《山海经》:"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丘北。"《河图玉版》:"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大秦国人,长十丈;中秦国人,长一丈;临洮人,长三丈五尺。我们在《格列佛游记》里读过大人国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其实我国的古人们很早就已经想象出了巨人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元始乾坤,茫莽渺淼,混沌黑暗。众神之祖盘古生于其间,十万八千年才醒一次。他无法忍受这混沌不堪的宇宙,反手抓来一把巨大斧,吞声巨大吼,愤砍雷霆,天开地辟!盘古顶天立地,上顶天、下蹬地、于是天白高一丈,地日低一丈,盘古身亦长一丈。最终天与地相距九万里。传业铸造之后,盘古力竭身死,他的身体化为日月星辰,风雷电雨、四极五岳,江河湖海。  相似文献   

6.
生词教学别出心裁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对全文理解都极其重要,比如“加厚”与“巍峨”这两个词,盘古的神力自此而出,也由此而有了依托。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上面的横线代表天,下面的代表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就在“天”线上面画了一个向上的箭头;“地每天加厚一丈”,就引导学生在“地”线下面涂了一层阴影。画完之后我问道:“盘古每天跟着长,那么他每天长多少呢?”学生答道:“一丈。”你看,寥寥几笔就让所有学生明白了读书中想不明白甚至不太注意的“加厚”。  相似文献   

7.
北宋英宗四年(1067年),漳州发生一次大地震,地面裂开,形成一条大沟,“长数十丈,阔丈馀”。这次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造成的灾害如何,史料阙如,地方志书亦未有记述,我们仅能从宋代郭彖的《睽车志》中得到简单的信息,再无他证。 郭彖,字伯彖,一作次彖。生卒年无考,据《宋会要辑稿·选举》、《直斋书录解题》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的记载,知其登进士第,绍兴十七年(1147)官浙江某县主簿,淳熙间由监左藏南库任贡举点检试卷官,后知兴国军,为高宗及孝宗(1127-1189年)时人。《宋史·艺文志》载有郭彖《睽车志》一卷,清《四库全书》作六卷,漳州地震一事,载于是书之卷三,文不足四十字,曰:“治平丁未岁,漳州地震,裂长数十丈,阔丈馀。有狗自中走出,视其底皆  相似文献   

8.
《土地》插图中的重耳形象质疑安徽来安中学杨建九高中语文第二册《土地》一文中引用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受土于五鹿的故事,课本编者为这一故事配上了插图。插图中的重耳年轻英俊,二三十岁模样,与史书中的记载在年龄上相去甚远。请看《史记》中的有关记载:...  相似文献   

9.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像一颗巨大的蛋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就住在里面沉睡了十万八千年后.盘古终于醒了。到处是黑;紊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盘古非常生气.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把大板斧.朝眼前的黑暗劈去,盘古睁开眼睛看了看四周-闷得怪心慌的,随着一声巨响,封闭的字宙被劈开了。盘古两手托天双脚踏地。站在天地之间.就这样站了+万八千年。进么辛苦才把天地劈开.我绝不能让它们再台拢起来。盘古终国体力《支倒下了,砸目‘i眼睛变成太阳。骨头、骨髓等也变成闪光的金属、温润的宝玉。^类的老祖先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躯偿这个世…  相似文献   

10.
一、合理引导,刺激想象 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盘古开天地》时,我让学生观察盘古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盘古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而没有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展开想象。于是有同学想到了盘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当时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开;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盘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殿宇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用"九路钉"装饰.每扇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八十一个.故宫"三大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正阳门正楼也是九丈九尺.颐和园的排云殿同样是九丈九尺高.  相似文献   

12.
《三五历纪》与《五运历年记》里的盘古神话原本不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而是一则关于天、地、人三皇起源的神话。后来将其视为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是因为人们对这则神话的误读。这则三皇起源神话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因为盘古神话并非盘古开天辟地神话,那么将其他的人为或神为开辟天地的神话与之比较来寻找其源头自然是没有意义的。盘古神话被误读之后,朝着三个方向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3.
泰山之思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  相似文献   

14.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唐代诗人。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全唐文》和《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如《红豆》用诗笔写爱情,又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亲情和友情;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  相似文献   

15.
<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有句:“天台四万八千丈”。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于此句“四”字下注云:“当作‘一’。”王琦的说法似乎有据,但未说明所本。现在各家的有关著述,于李白此句,或仍原文,或沿旧注,或径改“四万八千丈”为“一万八千丈”,看法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武威高沟堡古城考察记王宝元一、古今概况高沟堡古城位于甘肃省武威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沙漠之中,西至中沙墩,东临长城月城,南连新地滩,北靠二十里大沙.据《清乾隆武威县志》记载:“高沟堡:县东北五十里.周围二百四十丈,高三丈,厚一丈,门一座.牧场在红水河....  相似文献   

17.
学界历来主张己卯本为“董康旧藏”,但检点董康《书舶庸谭》有关《红楼梦》之记载,并未发现与此相关的记载。(《红楼梦》现存各版本对太虚幻境“六司”之记载存有异丈,诸多迹象表明甲戌本作“夜哭司”曾遭后人篡改。  相似文献   

18.
引葭赴岸     
引葭赴岸问题,是我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道名题。《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该书的第九章,即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题目是: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南宋末期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为本题辅之了如图1:  相似文献   

19.
很多民族都有创世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三才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盘古传说对于理解“三才”及其关系很有意义。本期我们选登了美国学生洛克梦的作品《盘古开天辟地》。  相似文献   

20.
在蛮荒的远古人类童年时代,东西方各民族都产生了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对于深入研究神话的共同性、独特性是有其积极作用的。神话只能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的反映,而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古代人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形象化。或者说,神话是古代人们原始的思想形式,是自然界和历史现实的特殊的想象的反映。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说:“天地浑饨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