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壶"新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玉壶”在诗中使用的是比喻义“明月”而不是玉壶的本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部大型辞书,《辞源》无疑给语文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中也有不少错误之处等待人们修订,许多人也发文参与了《辞源》修订工作。本文从《辞源》错误类型入手,以《辞源》修订本·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版为主要参考,举出了部份《辞源》中出现的错误及学者对这些错误的修订,以窥探《辞源》错误类型及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部大型辞书,《辞源》无疑给语文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中也有不少错误之处等待人们修订,许多人也发文参与了《辞源》修订工作.本文从《辞源》错误类型入手,以《辞源》修订本·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版为主要参考,举出了部份《辞源》中出现的错误及学者对这些错误的修订,以窥探《辞源》错误类型及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4.
成语“蓬筚生辉”的“筚”,又写作“荜”,许多词典没有对此作出规范。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题用了后一种写法。我认为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条成语里“筚”是本字,“荜”是借字。筚,《说文》:“藩落也,从竹毕声。《春秋传》曰:筚门圭窬”;《辞源》:“荆条竹木之属,可以编成篱落或简陋的门墙”。《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释义与《辞源》基本相同。荜,《说文》未载。上引其他三部词典和字典,均释为:(1)荜拨,草名;(2)同“筚”。可见“荜”是借字,而且仅是一个“字”,连语素…  相似文献   

5.
“刍议”莫作“诌议”刍议 ,《辞海》的注释是 :“犹刍言 ,刍尧者之言。”意思是割草打柴之人的言论 ,常用作自己言论的谦词。《辞源》的注释是 :“草野之人的言论。犹刍言。对人陈述意见的谦辞。”《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谦辞 ,指自己的议论。”人们写文章时 ,常以《XwXw刍议》为题 ,用意在于表示自己发表的言论粗浅 ,是自谦之辞。但有的人不太注意 ,把“刍议”写成了“诌议”。例如 :《政府职能定位和财政体制改革诌议》( 2 0 0 3年第 2期《计划与市场探索》第一篇文章标题 )上例中的“诌议”显然为“刍议”之误。诌 ,《辞源》的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百个左右含有比喻义的动词。这些动词根据苏新春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可分成三类。动词的基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五种。动词的比喻义和基本义之间的语义距离有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古文献《汉书》、《汉书补注》及《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求证了《史记》的“……引绳批根……”句的标点及“引绳批根”这个词的结构及本义。  相似文献   

8.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辞源》。《辞源》除了单字,复词以外,还收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典章制度、古今人名地名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 在《辞源》问世二十年以后,中华书局又出版了《辞海》。由于《辞海》以《辞源》为借签,避其短而扬其长,因而也就具有它自己的特色。《辞海》采用了新式标点,引证注明出处,释义详尽而易懂。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四部辞典在解释“青”字时存在一些不足,如释义含糊、书证晚出、义项缺漏等,本文提出一管之见,以供这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汉字的检索法有:部首检字法、笔数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音序检字法等,这几种检字法都不便使用.常用的部首检字法,缺点很多.第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规范.以权威性的工具书《辞源》与《辞海》为例,两者部首的数目不同、同一个部首有的笔数不同、有的同一个字收归不同的部.如《辞源》共设242个部首,其中16个为《辞海》所没有;《辞海》共分282个部首,其中42个为《辞源》所没有.“阝”在《辞源》为三画;《辞海》为两画.“委”字《辞源》归入“女部”、《辞海》收入“禾”部,“思”字《辞源》归入“心”部,《辞海》收入“田”部.“章”字《辞源》归入“立”部,《辞海》收入“音”部.第二,部首繁多,很难记全.第三,有的字很难区分属于哪一部.由于这些缺点,部首检字法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相似文献   

11.
《辞源》的编纂始于清光绪34年(1908年),直至1939年《辞源》合订本的出版始告完成。解放后,为进一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词语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广东、广西、河南、湖南四省学者对《辞源》作了修订。毫无疑问,新《辞源》在收词数量、阐释词义、探索语源,以  相似文献   

12.
施魏婷同学问:读了《自学的好帮手——工具书》后,知道了《辞源》和《辞海》两部百科性质的词典,对此我很感兴趣,很想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辞源》是我国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辞书。1908年开始编纂,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合订本。1949年出版《辞源》简编。1964年至1997年又陆续出版了《辞源》修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择了几则《辞源》对《周易》经传中词语释义不当和不符合原意者进行商榷。不确者如“戋戋”,《辞源》释义为“众多貌”,而“戋戋”应当是少貌。不符合原文者如“盍簪”,《辞源》释义为“聚首。盍,合;簪,插于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指衣冠会合”,而“盍簪”之“簪”训“疾”、“速”,不是女人用的“簪”。希望能对《辞源》的重新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词条的比喻义的释义不同的分析研究,用语料库分别验证,辨析两本辞书的比喻义释义的合理性以及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地方,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如何解决工具书不一致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孟姜”和“孟姜女”是两个司空见惯的词,但《辞海》、《辞源》的释义有多处矛盾和不当之处。文章对此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正确的释义。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含比喻义或用作比喻的并列复音词加以分类,然后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其何以产生比喻义加以分析、解释,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列式双音复合词比喻义产生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晏食”和“晏朝(zhāo)”是古汉语中两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对于这两个词,《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晏食”的书证来自《淮南子》,而《淮南子》中的“晏食”指的是“食时(辰时)”过后未至“隅中(巳时)”这一时段。其时太阳刚运行到东南方向,约在今上午9点左右。“晏朝”指的是过了“朝时”之“正中”,将至“食时”的这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本灵 《唐山学院学报》2012,25(5):88-89,95
书证是《辞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辞源》中的书证尚存在一些瑕疵。文章具体指出《辞源》"走"部书证存在的问题,共29处,包括引文有误、书证晚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修订本重排版《辞源》在注音释义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若干问题。论文以邑部字为例,从五个方面梳理了其在注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助于《辞源》的再次修订和更好地发挥《辞源》作为工具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辞源》解释说:“赤子,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引申为平民百姓。《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滇池中耳。’”《辞海》认为“赤子”有两个含义:(1)初生婴儿;(2)古代指百姓。由此可见,当前两大权威词典都认为“赤子”是指“婴儿”或“出生婴儿”,百姓是由“婴儿”引申而来,《辞源》还认为其得名原因在于孩子初生色赤,“赤子”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整个先秦时代,“赤子”出现的次数不多,其中《孟子》、《荀子》、《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