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利娟 《广西教育》2009,(12):35-37
中职英语教学中,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英语是许多学生的显著特点。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应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敢于“开口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英语;铺设台阶,引导学生主动开口参与英语课堂学习;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用英语会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英语,会写不会读,会考不会说,那是哑巴英语。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还有许多学生都不肯开口,让我们先从主观上找一找"金口难开"的原因吧。害怕开口出错,怕自己说出来的英语在他人面前相形见绌,或对于自己不太准确的发音感到不好意思,以上种种原因都为自己开口说英语设置了一道道难关。要突破这些难关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注重教育,使学生思想"开放"而嘴巴"放开"小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的连汉语都没学好,所以在口语训练中常常会心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只会讲自己的家乡话,连普通话都很少讲.更何况讲与汉语截然不同的英语。刚开始学英语时“不敢开口发音”,更“不敢说话”。此时,教师自己首先做好表率,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发音要慢.音要发准;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练习时开口说英语。说错了.以后慢慢纠正,不要中途打断。如此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开口说英语了。  相似文献   

4.
魏钰涛 《考试周刊》2012,(58):89-89
我校学生大多数身处农村,农村的家长绝大多数都不会说英语。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都是汉语。英语口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立足于多听。在农村初中里,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学校根本没有语音室,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在学生离开课堂后,很少有机会练习说英语,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另外,在课堂上仍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些不说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基于这些原因,作者将结合学校实际与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鄢志萍 《顽皮娃娃》2009,(2):I0002-I0002
儿子在两岁以前,基本上不会说整句话,只会用少量词组或叠音字来与人沟通。刚开始,我非常着急,老是担心:“这孩子咋不会说话呢?”但很快,我处之泰然了。因为我发现,孩子既不笨,也无发音障碍,他什么都知道,别人的话都能听懂,只是不知道什么缘故不肯开口说话而已。  相似文献   

6.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7.
牛建科 《天津教育》2022,(23):54-56
<正>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而英语和汉语差异较大,致使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口语是人们互相沟通与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必须注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英语口语能力较差,单词发音不正确,学生不好意思开口说英语,长期不开口说英语就得不到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学生将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却不会开口说英语,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导致“哑巴英语”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8.
我的好朋友有一点口吃,他很喜欢英语,成绩也很好,不过我们是农村学校,几乎不练口语,他担心将来需要开口说英语时也会口吃。但是我忘了从哪里听说,口吃的人说外语反而不会口吃,请问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9.
我校学生是从市由择优录取的,素质较好。但是通过教学“会诊”,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靠增加劳动强度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不会学习的现象相当普遍:一是跟着教师走,盲目使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学种无重点,时间不核算;二是不肯或不会通过预习主动获得知识;三是不会或不肯看书,只死记知识,不会加工贮存知识;四是不会及时、经常复习,煮夹生饭;五是作业中不会自我评价和校正,常常“屡教不改”。我们引导教师从学生的失误中认识自己教学中的责任。从教学效果中认识教与学的优化匹配的重要性。把教师在各课、教课、作业布亚与批改、…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要学好英语,听、说尤其重要。要先突破“开口关  相似文献   

11.
在绘画方面,小班孩子说和做往往是两回事,当你问他们都会画什么时,他们会夸口说“我会画大飞机、大楼房……”但当他们真正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却迟迟不肯下笔,还会噘着小嘴说:“老师我不会画。”孩子们往往是担心自己画不好。为了解除小班孩子在白纸上画的顾虑,我做了几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语言,“听、说”的技能是发展“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但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有体会,“听、说”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最难的,因为能看得懂的词不一定能听得出、说得出。学生常常因为听不懂或难以开口说英语而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而“说”是最基本的交际方式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花大气力解决的问题。许多中学生感到说英语开口难,难到什么地方了呢?我想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要掌握英语区别于汉语的独特发音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艰苦的模仿和操练过程,而要掌握英语的内在规律和大量的表达方式,就需要更长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再者,过去英语教学偏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还有,在国内学习英语往往缺乏讲英语的氛围;也缺少不讲英语无法进行交际的压力,所以…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感到学习英语吃力的学生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呢?笔者认为心理障碍因素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对英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无用心理 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又不出国,“不学ABC照样赚大钱”,“不懂洋文,照样当老板或经理”。因此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当然不好。    畏难心理 有些学生在英语课上怕出错,所以不敢大胆开口说英语;还有的怕在英语上花太多时间而影响其它学科。    自卑心理 由于英语基…  相似文献   

15.
范玉维 《教育文汇》2007,(7):41-41,40
在英语教学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同学英语作业写得工工整整,几乎没有差错;每次单元测验,期中或期末书面考试都能拿高分。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都很差,有的甚至排在班级倒数一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平时,这类学生大多在课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课后也不愿意用英语交谈。因此,相方设法让他们开口说英语,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口 头说话)的一种课型,是培养学生智力、口语表达和为 学生写作文奠定基础的练习课。而语文教师都知道: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交际不起来,不肯说、不会说 以及说话不通畅或是千篇一律地照着第一个说,而说 的主体往往变成了教师,很多时候都代学生说了,学 生变成了听客。实际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一种“哑 巴”课,特别是对农村小学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口语交 际”课中说起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肯说、爱说、争说 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试一…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组织者”的角色,忽视了“引导者”的义务,成了“岸上的游泳教练”:一味用话语要求学生去如何听说读写,自已“高高在上”,不肯下水;或者只能给学生讲点理论——不会读也不会写。所以,教学质量总是不理想。其实,语文教师本人就应该是一本散发着文化幽香的教材,是富有灵气的具有榜样意义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陈燕惠 《广西教育》2013,(26):74-74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然而,在农村地区,很多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课上听不懂,课后不会说"的情况十分普遍。笔者曾对本校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调查,在小学系统地学习过英语的学生不到30%,多数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哑巴英语"现象严重。为了使农村中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说英语,笔者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一个指导误区:“包办代替”或“袖手旁观”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些教师把握不好指导的分寸:一种情况是仍以“教学权威”自居,认为学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和水平,担心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好而干脆“越位”,把本该由学生做的事,如课题的选择、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安排等,“包办”代替了;另一种情况是认为既然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体验,实施的主体又是学生,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好了,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必要去引导组织、指导督促。这两种片面的指导观都是极其错误的:“包办代替”使学生无法主动探索研究,失去了亲自参与实…  相似文献   

20.
汤艳 《学子》2014,(10):36-37
正一、高职口语教学三大难题一线的教师都知道,高职学生课上基本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这也成了口语课难上的一大原因,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惜字如金,不肯开口呢?我觉得搞清楚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法。根据长期工作实践体会以及相关理论验证,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