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人们大多数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对教学中教育均等问题探讨的则较少,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是起点的平等--让每个儿童都有入学的机会,而且是过程的平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尤其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在教学这一微观的角度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本文拟从教学这一微观视角,在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法及测验评价等方面阐述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结合传统教学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民众的教育素质、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缩小区域教育质量差异、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我国台湾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着手推动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计划,但因社会上一些反对声浪和财务困窘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始终停留于纸上作业阶段。2011年,台湾地区正式启动了12年义务教育政策,即把原来的9年义务教育延伸至高中、高职及五专(五年制专科)的前3年。此次教育改革涉及面较广,在改革的进程中也引起了部分争议,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从课程内容设置上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力类型和特点是不相同的,但是,一般而言,每个学生在其智力结构中总是存在着占相对优势的智能。而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其智力结构及特点的内容和方式来学习。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完善公共教育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国际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共同追求,本通过回顾“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历史,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有关政策,指出现行教育政策中存在着不平等成份,探讨改善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的教育政策改革应力求最大可能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智力观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而多元智能理论却为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课程观,并从课程内容、教学及评价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从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全纳教育主张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强调群体、强调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总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接受教育。教育是国之根本,每一个受教育者本身发展、身心发展以及终身发展都与之有着甚为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政府已经逐步重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正逐步向隐形的、深层的教育差距转变,这就客观上让受教育者接受均等机会的教育问题变得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9.
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源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基本保证;二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担教育成本,三是要有观念的同步甚至超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改变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普及全民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总体教育水平,增加教育机会,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机会均等创造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即在教育过程中考虑运用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出身、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是指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平等,包括学校各种物质设施、师资水平等;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及性别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包括课程开设、教育教学方法、测验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表明,普及教育、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毛泽东推进中国发展中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毛泽东有关教育机会均等的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促进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新时期进行“普九”攻坚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机会均等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流动的潜在通道,由于教育的这种特殊回报使全社会对教育的公平性予以更多的关注。本文力求通过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起源、阶段及寻找教育机会均等的途径等几方面加以论述,以便对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文章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以期为思考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均等具有相对性,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又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又呈现不同的特点,一般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考虑。本文从两阶段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原因。最后,从社会和学校两方面提出增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公平发展的前提,教育机会均等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教育机会均等及其社会意义、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因及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张伟“教育平等”已成为许多国家致力于教育民主化的核心问题。“教育平等”就其含义来说,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两个方面。前者的基础在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是否有可能受教育;后者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扩展、教育分流、教育选择、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与介绍,概括出具有启发性的认识,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女童就学难问题很突出,“择校”行为中的公平问题也是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补偿原则使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准则应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先,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度地以效益为主,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仍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为此,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增加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经费;保持教育规模合理适度扩张;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