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小说既善于在中外文化冲突和碰撞中揭示人性普遍的弱点,又能全面描摹人性的善恶,更不忘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这深刻地反映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也是他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抉择时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大部分作品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对理想生命形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美好愿望,然而其理想人物的命运却在现实种种隐形力量的夹缝中夭折.这是其理想与现实人生反差的真实写照,也是其追寻牧歌式生命形式失落的挽歌.  相似文献   

3.
唐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却边患频繁,唐边塞诗展现了个人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蕴含了慷慨豪迈的精神品格,展示了昂扬乐观的人文精神,流露出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唐边塞诗的这种积极、乐观、豪放、激越、昂扬、悲悯的人性光辉是对唐边塞生活的忠实把握,是唐时代精神的再现。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的性爱小说,通过性爱描写,一方面反映湘西民间那种勇敢、慷慨、诚实、热情,即朴素的人性;另一方面反映了现代都市文明束缚下形成的那种庸俗、虚伪、怯懦、自大、自私,即扭曲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总命题,并断言"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随着"工农兵方向"的确立,阶级斗争观念上升为审美的主旋律,人性也遭到阶级划分。就当时批评界对"毒草"的种种诟病来看,显然,文学规范的确立者认为,非无产阶级的人性,绝对不属于无产阶级人物的"真实"内心,因而是必须予以清除的。于是,诚心归顺,但又尚未完全泯灭其主动性和个体性,受着复杂的现实人生"蛊惑"的作家们陷入了尴尬的难局……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和沈从文是二十世纪具有未来价值的文学大师,他们都致力于激活人性的优质以改良日渐式微的社会.但是由于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人在追求方式、表现方式上,在对人性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及与此相应所形成的宗教意识上,又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膜拜、内省体验和乡村情结等方面论述了沈从文散文中显现出来的生命理念内涵。指出沈从文的生命存在形态中,生命自在源于大自然的恩惠,生命痛苦源于心理的孤独,生命取予源于不同文明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边城>是"梦"与"真"构成的小说,这集中体现在人性、人情方面.其人性、人情的美是依托湘西浓郁的风俗折射出来的,具体表现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走车路和走马路两种婚恋方式;湘西人的本身特性.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的作品以反映人性之美而见长。《小姨多鹤》作为其代表作以竹内多鹤、朱小环、张俭为主人公构建了他们三人复杂的感情脉络网,充分挖掘了主人公跨越阶级与民族的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性光辉,阐述了其在艰难岁月中独特的生命哲学,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婚恋为题材,受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从亲情的泯灭和婚姻的悲凉两种视角出发,以《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个人物为代表.深刻揭示“人性恶”的主题,抒写悲剧人生。这与其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影响有很大关系。为后人探索人性开辟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1.
《卢塞恩》是一篇可以反映托尔斯泰早年思想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一个流浪歌手被文明人所拒并加以嘲弄的事件,藉此谴责文明社会的虚伪和冷漠,并进而否定文明社会的进步意义。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和调和人间矛盾,作者从抽象的"永恒道德"观念出发,相信有一种"世界精神"可以使人们相互亲近;托尔斯泰主义已初见端倪。分析托尔斯泰主义在自我道德完善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反思托尔斯泰主义在人性理解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梅雨之夕》是著名小说家施蛰存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将心理分析及内心独白等多种现代主义小说元素糅杂于一体,将都市文明下的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冲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本文在对《梅雨之夕》中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冲突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梅雨之夕》中困惑与冲突之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学即人学,人性变幻莫测,写出共同的人性,才是最高的文学。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两人是近代东方文学中最善于揭露人性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审视、剖析人性,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中,芥川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鲁迅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芥川关注的是最普遍意义上复杂的人性,鲁迅在对本民族的精神品质思考的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为人类谋福利、为人类服务的人生理想,同时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人生理想。他为追求人生理想艰辛创立、积极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坚守人生理想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进行坚决的批判。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求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中,发展了人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的理性、情感和德性。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的理性和欲望极度膨胀,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由此被遮蔽、被扭曲,人迷失了自己的人性。为复归迷失的人性,人类有必要设定和坚守人性底线,并通过人性教育,模塑和复归失去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小说》是尤.特里丰诺夫别具特色的城市系列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选择女性知识分子作为小说的主人公,通过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工作及名利的态度,全景式地表现都市人的生活情状、心态、命运,尤其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知识女性在复杂生活面前灵魂深处的善恶变迁,在昭示其心灵缺陷时却完满地表现了其人性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王颖 《保定学院学报》2008,21(2):77-78,102
人的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西方哲学家们探求人性的内涵,不断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摇摆.梳理从古希腊哲学中的"灵魂说"到康德的"理性人"的人性论的种种观点,将西方哲学中的人类理性按其发展的线索重新综合,探究人性新的内涵,为人性的解说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8.
竞技理念规定着竞技活动的具体发展,并塑造着竞技活动的主体——人。因此,要想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贯彻到竞技当中,并通过竞技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首先应当对竞技理念进行提升。同时,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是内与外的辩证统一关系,竞技理念的实现要求竞技秩序提供外部环境,这又带来了探讨竞技秩序问题的必要性。本文即立足马克思的人性观——这一人本思想的最高成果,反思流行的竞技理念,试提出使其合理化重构的建议,进而分析相应的竞技秩序,希望能为竞技活动的人本化发展提供某种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小说充满着对人性的礼赞,本文以小说中湘西男女形象、湘西中老年形象、湘西土匪土娼形象为例,对其人性美进行了粗浅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主人公五圪蛋奉命护秋,却监守自盗,和他的小婶搞起了肮脏交易。作者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被饥渴扭曲了人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扭曲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