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人的因素,认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同时,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并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哲学视角出发,“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的人格和潜能.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人是目的。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和谐相处。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给科学发展观作了科学的定义,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3.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科学性就在于其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 ,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和个性 ,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发展的过程来看 ,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 ,人既是发展的目的 ,又是发展的手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 ,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就是人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协调人的这些本质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全…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冰清 《教育探索》2008,3(4):20-2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学校园和谐的体现,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又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条件。为此,高等学校必须从树立和谐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办学实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学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学校管理融入人文精神,实行“人本管理”,使学校的发展要求与个人发展,学校工作目标与全体师生员工人文素养的形成达到有机统一,有利于造就和谐的管理环境。笔者认为,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顺应新世纪人的主体性高扬的潮流,立足于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来理解,不仅仅是指自然人和社会人,而且是指全面发展的人。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的自由意味着人的解放。新一届党中央适应新的形势,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几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论述,指出了必须开发和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坚持正确的执政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关注弱势群体。文章围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志山 《早期教育》2005,(7):i004-i00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从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轨迹和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生态发展和谐统一的思想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大致也是如此,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时,就迫使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1.
学校管理包括物的管理和人的管理.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对象。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校长,应该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渗透到学校管理当中去,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从教育方面而言,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突出发展继续教育,家庭教育,农村教育,提高各类群体的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从人学角度探讨发展教育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新的社会发展观已经明确,“以人为本”这条贯穿于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根本原则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他们的全面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构成邓小平发展价值观的核心。具体体现为: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既关心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忘子孙后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21世纪议程》发布十周年,也是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大力实施第十个年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只有最终实现人自身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