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7页。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摆三角形的规律的方法。2.结合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3.积累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活动中,通过尝试用不同的列表方法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的数量问题。2.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筱良 《云南教育》2007,(9S):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45页。 教学目标:结合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什么是物体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5~98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描述。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猜测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及练习十五第2、3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5~7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育》2012,(3):65-6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人们常把代数称为“数”,把几何称为“形”,“数”与“形”表面看相互独立,其实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数量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形问题,图形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数量问题。数形结合是指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从而使“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2、73页"数字的用处". 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2.能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2~5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渗透符号化思想。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用字母表示数和建立代数式的抽象过程,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分析、尝试等数学活动中认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30~32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4-66页。教学目的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会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50页。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例,理解与掌握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相似文献   

18.
陈力 《青年教师》2005,(5):29-30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看到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给出名称能正确识别出这些图形,并初步感知其直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