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谨 《新闻窗》2014,(1):24-25
一、突发性事件的内涵 突发性事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事件的总称。这类事件一般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及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危及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经济稳定和百姓生活。突发事件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称的词汇,国外很多国家均使用危机这一词。因此,突发事件可以认为是突然发生造成危机的事件总称,一些突然发生但是没有造成危机的事件不能叫做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冷梅 《军事记者》2011,(6):16-17
分配不公、官员腐败、假冒伪劣等现象,也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这些社会矛盾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集中释放,使事件的影响无限放大,甚至会将单纯的偶发事件演变为社会危机事件。因此,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可能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影响社会稳定以致造成局部危机的突发事件,需要运用传媒的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社会心理波动,换取最大的舆论认可,减缓乃至化解矛盾和危机,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这是社会对媒体的要求,也是媒体的职责所系。为此,媒体必须提高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要增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龚胜利 《新闻窗》2008,(5):37-38
突发事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通俗一点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天灾人祸”,但不论天灾还是人祸,突发事件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具有社会危害性或潜在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肖成孝 《新闻窗》2008,(4):25-26
所谓突发事件,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们今天所以要探讨“履行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组织报道”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对突发事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客观公正报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谓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  相似文献   

7.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0,(12):52-54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往往都是新闻热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媒体便会立即作出反应,记者闻风而动,抢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一、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发生SARS病毒、禽流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山西矿难、华南地区大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给民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造成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如何把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如何把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可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转变传播观念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媒体传播策略则是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满足了公众对未知信息的知情权,但与此同时也扩大了公众的恐慌。自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不当报道造成的“媒介恐慌”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社会恐慌是媒介制造的,而媒介之所以能够制造恐慌,是由于媒介安全功能失灵和失控。①传统媒介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既做到信息公开,又发挥媒介的安全作用?本文以钱江晚报杭州“7·5”公交车燃烧事件报道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例如,影响较为重大的非典、"9·11"事件、汶川地震、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不仅考验了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也考验着身处新闻报道第一线记者的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是第一抢点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不能无动于衷,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突发事件能否予以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是对新闻媒体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也是媒体第一抢点。  相似文献   

12.
郭力华 《当代传播》2011,(4):117-118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往往来势迅猛,具有较大的社会冲击力,事件发生后短时间里能够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国每年由突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常常会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当下的报业竞争,拼抢突发事件,尤其是拼抢重大突发事件往往是第一层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新闻窗》2010,(5):30-31
怎样定义突发性事件?我国在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就有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现状 所谓突发事件,国务院在2006年1月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做出了如下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具体来说,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6.
邹妍艳 《新闻窗》2011,(3):49-49
公共突发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死伤、财产损失、生态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务院对突发公共事件做了分类,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传染病疫情、社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虽然常常让媒体猝不及防,但是新闻界有句老话:新闻是易碎品,意思就是,新闻是最新事实的报道,时间稍微滞后即成为明日黄花,因此,媒体面对突发事件重视报道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广播所特有的“短、平、快”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广播媒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异地连线播报,与报纸和电视等其他媒体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面对突发事件,广播记者应充分发挥广播的这些优势,及时抢占新闻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王玺 《新闻窗》2013,(4):57-5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与救援救助请求权,这是监督紧急权力是否合法、正当行使的必要保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危机事态因谣传而恶化,而且有利于防止紧急权的滥用,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应急管理措施的信任感和认同度,全力配合政府应急救险。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而在学界和业界中,突发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界定,其对应的英文表述往往是“crisis”,即代表着更多“危机”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是其“突发性”,因而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如何报道这些突发事件是媒体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