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特的孩子 1809年,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古城舒兹伯利,父亲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医生。他从小就对收集树叶、野草、昆虫、鸟蛋等小东西有着强烈的兴趣。当父亲嫁接果树和培养花卉时,达尔文总是兴致盎然地观看父亲操作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施鲁斯伯里。我的最早回忆只能追溯到4岁零几个月的时候,我母亲于1817年7月逝世,当时我刚到8岁。真奇怪,关于她,除去她的死榻,她的黑色天鹅长袍,她的构造奇特的缝纫桌,我还记得的一件事是:她喜欢栽培花卉和果树,她常常教给孩子们识别花草果树的知识。这使我从小就和草木花卉结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看来,"上帝造万物"是神话故事,可在很久以前,上帝的这个谎言不知道欺骗了多少人。而要想揭穿谎言不仅需要科学证据,更需要勇气,达尔文就是敢于藐视上帝的勇士。达尔文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当牧师的资格。但他无心于神学,甚至对"上帝造物"的宗教神话产生了怀疑,常常想:猫与老虎十分相似,它们是不是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为什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达尔文的宗教观演化过程的考证。达尔文早年的时候是正统的圣公会信徒,并且在剑桥大学接受神学教育,预备出任神职。但他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成为神职人员,而是随"猎犬号"出海,在南美、澳洲等地进行科学考察。航行归来之后,达尔文渐渐对正统基督教教义产生了怀疑。在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之后,他放弃了对位格上帝的信仰,成为了自然神论者。《物种起源》就是出版于这个时期。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创造者上帝的信仰也淡化以至于无有,成为了不可知论者。他虽然有的时候仍然倾向于相信超自然上帝的存在,但并未回归正统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5.
从达尔文的观察说起张文海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曾将达尔文的发现与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规律的发现相提并论。但不要以为达尔文是个智慧超群的人,他自己认为他本人只具有中等水平的本领,他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漫画     
幽默达尔文的逸事达尔文被邀赴宴。宴会上,他恰好和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达尔文先生,”坐在旁边的这位美人带着戏谑的口吻向科学家提出疑问,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我也是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那当然喽!”达尔文看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恭维话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一位隐居乡间的故友家作客。友人的两个孩子蓄意趁机逗弄一下这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捕捉了一只蝴蝶,一只蚱蜢,一只甲虫,一条蜈蚣,取下蜈蚣的躯体,撕下蝴蝶的翅翼,拔下蚱蜢的大腿,摘下甲虫的…  相似文献   

7.
珍夫 《百科知识》2009,(15):43-45
慈禧童年,少年是个谜 慈禧太后是清朝未期实际执掌朝政近50年的女人,她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名显赫又死于100年前的人,她的出生地和童年、少年情况却始终是个谜。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在小学念书时,由于觉得课堂上讲的东西枯燥无味,他就把精力倾注在课外活动中:常常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拾拣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后来,他花了不少时间专门观察三叶草、土蜂、老鼠和猫这几种看来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动物,终于,他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而又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历程     
正1726年的6月3日——"现代地质学之父"詹姆斯·哈顿诞生1726年的6月3日,"现代地质学之父"詹姆斯·哈顿诞生。在地质学中有一句名言:"现在是通往过去的一把钥匙。"这句话语出哈顿,它总结了哈顿提出的"均变论"。这一学说由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查理斯·赖尔继承,赖尔又影响了达尔文。让哈顿与达尔文联系在一起的是保罗·皮尔森。他是英国  相似文献   

10.
<正>"天使粒子"的出现在科学界迅速引发热议,而伴随其中的两位物理学家的名字——"马约拉纳"与"费米"也重回到大众的视野。那么,他们分别是谁?与"天使粒子"有着怎样的联系?迷之马约拉纳科学界有太多未解之谜,科学家常常是解开谜团或者留下谜团。而要说到一直为科学界津津乐道的谜团,马约拉纳所创造的谜,或许应该排在前几位。这位20世纪20年代闻名于世的物理天才留给世人的不只有他的天才成就,不只有让无数科学家追索至今的科学预言,  相似文献   

11.
太阳温暖地照耀着的大地。花园里静悄悄的,苹果树正在开花。紫丁香屯散发着清淡的香味,它那长长的绿枝垂在一条弯曲的小溪上。达尔文坐在花园的椅子上,专。C地看书。离他不远的草地上,晒着一筐豆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七八只鸽子,落在竹筐上啄食晒的豆子。它们一边吃,一边发出"咕咕"的叫声,象在感谢为它们准备下这顿美餐的人。达尔文被惊动了,他好奇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它们在筐边上跳来跳去,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有花色的,有长尾巴的,还有大嗉子的。望着这些姿色各异的鸽子,达尔文想:"同样是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为何推崇达尔文进化论--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诸多著作中研究和分析了达尔文进化论.在他看来,进化论有力地打击了神创论和形而上学自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哲学例证.与此同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今年是恩格斯逝世110周年,谨以文章表达对这位革命导师的缅怀与崇敬.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也许是近代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而2009年11月则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一个科学家对科学、政治、宗教、哲学和艺术的影响能与达尔文相比。本期Nature是纪念《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专辑.内容包括关于达尔文、其生活及其科学和传奇的新闻、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今年恰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一蜇及达尔文,就会让人对这位为生物学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肃然起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曾犯下"错误",而这个"错误"又正出现在论述"进化论"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郭絮文 《知识窗》2006,(2):22-22
英国8岁女孩阿丽克斯·麦克米兰一年前得了一种名为"睡美人症"的罕见疾病:一夜之间,她的身体突然从颈部以下神秘地瘫痪,仿佛全身的肢体陷入"沉睡"一般.医生称患上这种怪病的概率大约只有10亿分之一,而病因至今是个谜.  相似文献   

16.
<正>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一大成就,达尔文的理论解释了物质的起源和发展,是该领域中的一大革命性的突破,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在美国有将近百分之三十三的人不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和其他有生命的物种并非通过自然选择演变的,从一开始这些生命就已经以现有的形式存在,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认为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物"来引导生命的演化,并且创造了人类和其他  相似文献   

17.
<正>老爸见我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给我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另一本是罗伯·赖特的《性·演化·达尔文》,我都非常喜欢,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多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在对基因的剖析中,有一个概念叫"群体选择"。"群体选择"的主旨是个体肯为群体作出自我牺牲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体中含有利他基因。达尔文在研究人类道德的来源时得出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8.
华莱士和达尔文分享了共同发现"自然选择"理论的殊荣,虽然对性别选择、种间不育和人类起源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二人在世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自然选择"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侧重的不同,后来的研究者们关注到了二人在"自然选择"理论中的微妙差异。对比华莱士和达尔文存在不同的出身经历和社会关系,以及不同的博物学动机和理论兴趣,能更好地理解两人在博物学实践中产生不同的习惯与方法。而二人在博物学实践中不同的习惯与方法,又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华莱士在标本采集中对种与属层面的关注,以及达尔文相关工作中对个体细节的关注。对比两人不同的博物学实践工作之后,展现出来的是两条完全独立的"自然选择"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古人常常会以花为题吟诗作画,以表迭对花卉的喜爱。而在今日不少数码影像玩家们则热衷于使用数码相机来拍摄和纪录花卉。花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拍摄对象,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身边数之不尽的花花草草中找到很好的“模特”。  相似文献   

20.
叶尔旭夫、C.席梅奇斯編畢黎譁中华書局1954年4月第3版每册1.25元这是一本关于园艺、特别是关于果树园艺的通俗讀物。这本書的內容一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第一届和第三届全苏少年园艺家大会的情况。会上,苏联許多加盟共和国的少年艺术家,紛紛报告他們在开辟果园、苗圃,建立試驗場,成立少年自然科学家小組,栽培果树,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和蔬菜,綠化医院、学校、街道等方面的成就。第二部分分为“果园”、“苗圃”、“果树病虫害的防治”、“花卉栽培”、“果树中的养蜂場”五章,占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二,是全書的主要部分。本書主要是針对着少年讀者写的,但是对一般园艺爱好者也是有益处的。在“果园”和“苗圃”这兩章中,我們就可以得到关于栽培果树、培育园艺作物幼苗的許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