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单  陈蕾 《新闻前哨》2002,(5):33-34
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要做好采访工作。就广播而言,最初是第一线记者的认识采访活动,收集资料及做好实况录音等等,如果没有最初的采访活动及资料、音响,广播制作便无从开始,所以担任最初采访任务的一线记者,其重要性就在他们处在这链条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写人物通讯,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写好他的“眼睛”。什么是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呢?怎样去抓这个“眼”呢?我认为,抓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就是要抓他的特点。这包括人物特点、职业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等等。至于怎样才能抓住“眼睛”,关键是作者要认真采访和观察,也就是说,在采访人物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你要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蔽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是进行舆论监督、写批评性报道的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它可以真实地、准确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材料写出来的作品,更加真实、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么搞隐性采访要做好哪些心理素质准备呢?  相似文献   

4.
胡伟 《军事记者》2006,(6):60-60
军报记者部副主任刘声东在《记者,可以当得更好些》一文中写道:“严格地说,不会写人物就不配当记者。许多名记者都是善于写人物的‘人物’。写人物,在人物的相貌与心灵之间,重在也难在写心灵;在人物的事迹与思想之间,重在也难在写思想。在人物心灵和思想的描写刻画过程中,最见功夫的又在‘厚重’和‘神韵’四字上……”写活心灵,凸显内心,要求记者有颗敏感的心,先与采访对象心灵相通,“读懂”对方。记者不仅是受众的“眼睛”,更应通过自己的观察,“复制”出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记者如果没有心灵上的感动、感悟,往往写不出“神来之笔”。有…  相似文献   

5.
张新军 《新闻爱好者》2010,(12):151-151
"普尔"是英文音译词,原意是"合伙"的意思。普尔采访法就是记者们合伙进行的一种采访方法。它是记者们就某一事件或者人物,合伙分工协作进行的采访。作为企业报的记者,灵活运用和掌握好"普尔"采访法,在企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才能不落俗套,把新闻写得有新意,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人们通常理解为记者和编辑,其工作任务大体包括采、写、编三个部分,总之同文章有关,这无疑是对的。那么,就社会责任而言,首先就是要以一种特有的新闻敏感,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发现带有普遍传播、教育意义的事件、人物、思潮等等,深入采访,再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制作功夫,使之变为文章(广义的文章含新闻照片、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等等)。  相似文献   

7.
学会倾听     
黄炜 《视听界》2008,(2):110-110
从事人物专题采访的记者或许会有这样的困惑: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把他们写活、写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写人物专访,是记者的采写内容之一。由于采访对象多是各行业的专家或涌现出的典型,他们大都工作任务重,社会活动多,是记者难找的忙人。如果记者抓不住好的时机进行采访,不是吃“闭门羹”,就是匆匆而见泛泛而谈,难以达到好的采访效果,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因此,抓好采访时机,是保证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抓好采访时机,记者在了解采访  相似文献   

9.
王美莹 《新闻窗》2010,(4):100-100
人物报道是就某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展开的专题报道。这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个记者都要面对。人物报道作品的好与差,关键在于把人物采访透,触及人物的灵魂,采访出他(她)鲜为人知的一面,从中提炼出其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与真实情感。要把人物写得深入细致,不能不谈到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0.
人物专访要写出人物性格,才能把人物写“活”。第一,在写作前,就确定好人物的性格特色。所谓确定,就是对人物性格有一个把握,也可以说是下一个结论,最好是选择人物性格最鲜明突出的一个侧面。比如,这个人的性格是沉稳的,还是幽默的。因为新闻专访的文章都不是很长,不允许记者有更多的展开空间,确定了人物的某个侧面的特点,即可以确定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即所谓“这一个”。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在下笔写作前必须明确的,但是,这却是要在整个采)访中去进行的工作。这包括:首先在采访前,在阅读被访者的材料时,就开始研究被…  相似文献   

11.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生活讲究快节奏,什么都快,包括采访。 这和以前我所看过的诸如采访方法论一类书中的要求是大不相同了。那些书上告诫记者,在去采访一个人之前,一定要先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在一些中外记者自己写的书里,甚至谈到准备工作要一个月左右。即使短期准备,即使是采访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要一周或两三天的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杨烨 《新闻世界》2011,(7):44-45
一踏上记者之路,前辈新闻工作者就教育我:要深入采访,"七分采,三分写"。而十几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采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不仅要用体力脑力,用智慧与汗水采访,还要用真心真情。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没什么捷径。特别表现在人物通讯采访工作方面,人物通讯应当比消息等其他新闻报道形式更注重"情"的开掘,记者要与受访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有可能打开受访者心灵的宝库,最终发掘到人物面对命运、经历的感情起伏,才能最终感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周易 《新闻知识》2003,(11):48-48
写好人物新闻,是新闻短下来、精起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人物消息是近年来被许多媒体忽视的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如何才能写出有影响的人物消息?笔者认为要过“四关”。 “体裁关”——同一新闻题材,能用人物消息处理,一定不要拉扯成人物通讯。要善于以小见大,以短见长。 一些记者有这样的误区,即同一个新闻题材,认为写通讯块头大,分量重。写消息是“小儿科”,  相似文献   

15.
新闻工作者,人们通常理解为记者和编辑,其工作任务大体包括采,写、编三个部分,总之同文章有关,这无疑是对的。那么,就社会责任而言,首先就是要以一种特有的新闻敏感,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发现带有普遍传播、教育意义的事件、人物、思潮等等。深入采访,再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制作功夫,使之变为文章(广义的文章含新闻照片、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等等)。  相似文献   

16.
写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是在记者判断这一事件或人物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是说,记者对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的采访,搜集了大量的、生动的事例和材料,但因新闻篇幅有限,以及主题的需要,许多事例和材料不能一一报道,这就要对事实进行推选。一般说,应注意推选如下五种新闻事实: (一)选取“以一当十”的典型事实。我国有句古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孙子兵法以一当十”。这两句话用来衡量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是很恰当的。记者采访时,应有“韩信点兵”的态度,采访的材料越多越好,目的是写新闻报道时有挑选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热烈地欢迎我们时代的英雄模范,“两山”英雄和曲啸等模范人物作的报告,人们含着泪听,以热烈的掌声呼应,成为社会瞩目的盛事。但是,读者却不甚欢迎记者的典型报道。为什么?我以为,这是因为我们“传统的”典型报道,写法过于呆板;材料一再筛选,纯而又纯;主题一再浓缩,高而又高;人物的血肉感和质朴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尽管读者仰之弥高,但却象一座大理石雕像,可敬而不甚可亲。最近一段时间,我尝试着用写普通人物的笔触去写英模人物,把他的英雄模范行为、思想境界,与他的感情和作为普通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写,写出真实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注意把握英雄模范人物的真实情感,要恰到好处地层示他们内心活动的轨迹。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采访中,多家新闻单位记者报道同一题材、同一事件是很常见的。同开一个会,同采访一个人,写出的稿子是不可能一样的,有的人写得水平很高,有的人却写得一般。如何能在同一题材报道中脱颖而出,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因素。一、采访要深入。今年6月,省委宣传部组织十几家媒体记者对全国劳模杨小虎进行联合采访。杨小虎是杰  相似文献   

19.
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最佳手段是采访,而采访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随团采访是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和运用的方式之一。本人当记者这十多年,也跟过一些团。既品尝过跟团采访的成功与欢乐,也体味过随团采访的失败和愁苦。现在细细揣摸起来,觉着有必要把随团采访的个中体会记下,也算是就随团采访这一采访方式的一点探讨。 一、采访前要摸清团队的活动主题和日程,尽且量拿出大致的报道方案来。不要去打无准备之仗。到了现场再临时抱佛脚,那就晚了。 一般情况下,记者所跟随的团队,都是以开展某项(或几项)重要工作为主题,(如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20.
紧张的20天过去了。地方记者采访“两会”,说起来体面,做起来艰辛,写起来,则又是另一番滋味了。这次到北京采访“两会”的地方记者,除随团的外全国各地不下30人,仅广东就有8人,而且有幸都拿到了“绿卡”或“红卡”。“证件”拿到了,接着就是联系微波传输线路和卫星传播图像等等,还真费了一番功夫。好在大会开幕前夕,我们都按计划各就各位。看来,战斗尚未开始,我们已经“战斗”一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