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时代必需,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我们应该明确课程改革必须由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去完成,因此老师具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影响,对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有深刻影响。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叹:“课改!课改!改得身为教师已不懂得教书啦。那么新课程理念如何走进课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教师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日益更新,教育方法、技术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依托课标理念的引领,广大生物教师在重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课改的主旋律中还掺杂着不和谐的音符——无效教学行为,成为课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作为课改这项系统而庞大工程的缔造者——教师需适时地审视自己与同事的教学行为,看有无“无效教学行为”,而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师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化学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其角色主要体现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为的塑造者”、“课程的执行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公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化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t只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模式,重建自己的角色。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角色定位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声势大、力度强、涉及面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广大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并把新的课程理念用之手教学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教育实际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图形式、走极端、追求某种效应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既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又要准确地把握好课堂上师生活动的“度”。  相似文献   

6.
何春奎 《师道》2005,(7):13-1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其中也藏着一些隐忧,有些课堂为了突出新课程的“新”字、新课改的“改”字,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去求新创异,结果不但没能实现课堂上师生间自然而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相反却暴露出教育为课改而课改的浮躁心态。在新课程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心态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胡银英  胡燕 《山东教育》2005,(10):42-43
实施新课程,追求新课堂,实现新目标,要求教师应具有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才能朝着课改要求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掌握课标中的理念,做到既娴熟于心,又运用自如,从而创设出新理念指导下的“活”课堂。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们努力把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上,讲得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似乎体现了课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这是课程理念要传达的吗?学生真正学会了什么?教师的知识是传播了,那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否提高了,用分数能否衡量呢?众多的疑问摆在眼前。对于此,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间接影响国家未来和教育的性质与发展走势。所以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灌输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给课堂、给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变化令人喜悦,但也不能忽略的是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中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本文试用“五个不等式”予以澄清。一、课改不等于教改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同属于教育改革范畴,但由于涉及的范围和作用的层面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区别。首先从内涵上分析,课程改革是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领域的改革,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而教学改革只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的改革,具有局部性和单一性…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给高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几十年一遇的发展契机。它要求我们用世界的眼光和历史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过去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扬弃的前提下,“实现教学规范的转型、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化”。而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必将发生从形式到理念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下面,笔者从操作层面来谈谈薪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改观念是走进新课程的前提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确保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教育理念上进行彻底变革。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过去,我们总习惯以教材为中心。崇尚教材知识点的“拉网式”教学。现在,课程改革摈弃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文化熏陶、人文教育与综合实践。于是,很多教师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不放心,甚至忧心忡忡,觉得按“课改”的要求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将来考试怎么办。其实教师的种种“忧心”是教师的思想陈旧所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培训原则,强调改革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张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结构,提升素养,使教学行为符合规律,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面临不少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使他们的理念与教学行为体现课改要旨。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先进的课程理念、新颖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课程内容变成有效的教学实践,是本轮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本轮课改的起始阶段,很多教师热衷于教学方式、手段的创新,使得课改后的课堂“热闹”了许多,但教学毕竟是一种教育,判断课堂教学优劣的终极标准只能是教育,而不是“热闹”。因此,过于追求“热闹”的教学就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4.
陈刚 《辅导员》2013,(Z2):17-18
一、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是课堂的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又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纵观近二十年的课程改革(自课改试验时始),可以发现很多教学理论中的概念已经上升为教师朴素的教学理念,这也就意味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经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生成"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一个.传统教学强调的是预设,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强调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而这样的理念显然会约束学生的自主性,自然也就约束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推动课改深发展的动力,没有他们的积极主动参加,课程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在课改推进过程中,倘若将改革与师资培训截然分开,就会使广大教师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从根本上触动教师固有的教育理念,进而改变他们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那这样的课改就毫无意义,最终必然失败。在推进过程中,抓好师训工作既是课程改革实施的起始环节,又是贯穿课程改革实施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而当前进行的教师培训实效性远远不够。因此,改革现行师训弊端,加强师训效能是搞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现行教师新课程培训…  相似文献   

17.
陈刚 《辅导员》2013,(16):17-18
<正>一、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是课堂的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又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启动的“面向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体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场所,更是实验进程中的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窗口。笔者近日走进了实验区,直观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给学校课堂的可喜变化。总体上看,课堂上改变了多年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形成“以师生互动为主”的课堂活动形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情绪高昂,明显显现的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师生双向、生生多向”的交往互动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的课改实验,新颖的教学方法,把教师带进了新课程,让教师感受了新课程。尤其在教师备课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出现了二度备课、集体备课、压周备课、电子备课等新形式、新方法。然而就其教师备课这一教学活动来讲,教师在备课的主要环节和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胡开甲 《课外阅读》2011,(11):352-352
我们在坎坎坷坷的教改摸爬滚打中深深体会到:如果教师没有领会指导教学行为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先进教学模式的精髓自然也就领会不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追求课改的效果,在课堂的形式上采取盲目“跟风”,只做表面文章,采用“引导”和“探究”的形式反映出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课改的实质,追求的只是形式。由于对先进经验的精髓缺少整体把握,教师们当然对旧有的教学方式不肯轻易舍弃,教学改革也就只能落在表面上,缺少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克服“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