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的方法。”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也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课标”的引领下,懂得了小学语文课堂要重视“读”,要书声朗朗;懂得起码要读到三个层次:感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和有感情的读。指导学生朗读也非常到位。学生因此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看看我们的公开课、示范课,甚至比赛课,都是书声朗朗,这是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作为语文教师,真正能在课堂上达…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朗读,古语中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说法。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欣赏在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中的作用。多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件“法宝”。因此,作为今天的语文教师,要对读的意义、读的作用、读的分量及读的形式有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且也对各个年级的朗读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一年级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阅读和识字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又以朗读、默读和背诵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朗读和背诵方面指导得法,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诵读法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读书方法。“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量,“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力。作为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不只是简单的“读”,还侧重以声传情的朗读和深入细致的理解。“诵”“读”结合,相得益彰。诵读法运用得好,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任务就能顺利完成。因为,诵读法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和言语技能,有利于体验和理解文本材料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诗句充分说明了朗读对阅读理解和写作的重要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则又充分说明了朗读对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新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6.
车明霞 《考试周刊》2010,(20):62-62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朗读训练很容易被忽略。而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又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学生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就传统教学的“读”、“悟”、“做”三点 ,重新审视教师行为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取向。一、读既然是阅读教学 ,师生面对文本 ,必然涉及到有声朗读 ,从朗读入手 ,也是达到感知理解教材目的的必然途径。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正是从阅读入手 ,在学生的开蒙阶段以大量的朗读、记诵、积累引路 ,打下坚实的国学底子。“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都是对传统朗读意义的表述。阅读教学重要的常规武器应推朗读 ,而最具引领作用的则属教师的范读。我们常见有的语文教师阅读课上大搞繁琐的剖析、讲解 ,有的甚至另…  相似文献   

8.
李拥军 《成才之路》2010,(15):38-38
专家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再看看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让孩子们读书,自己也读得很有兴致的描写:“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沉浸在读的情境之中。”由此可见,“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运用朗读,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呢?本人根据多年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朗读训练四题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齐秀华1、多读多念,其义自现。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读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读的本身和听一样,是信息吸收的过程,学生在朗读时...  相似文献   

10.
一、时刻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有很多含义,包括认读、朗读、默读等,不同形式的“读”有不同的功能。认读主要是指认读单词.了解词义和用法.认读能力是阅读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比较强调跟读和朗读的活动,但是跟读或朗读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而阅读理解主要靠默读。  相似文献   

11.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写诗也会吟”,古人对阅读在学习语文中的作用早有独到见解.现时,新课标中对阅读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席亚仑 《青海教育》2004,(12):24-24
一、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来表现。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人。加强朗读指导,组织不同层面朗读(理解的读———积累的读———运用的读)训练,使学生通读、熟读、有感情地读课文,以朗读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  相似文献   

13.
管红芬 《考试周刊》2009,(30):59-59
叶圣陶曾说过:“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四把刀,缺一不可。”但不管是现代还是当代,语文教学对于“读”这一语文素养大刀却总是局限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也就是只重视默读文段做题目、写作文。而对于“读”的另一要义“朗读”却是缺失得很,甚至远远不如古代的私塾教学了。对于朗读,其实新课程标准中是有明确要求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相似文献   

14.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都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上,《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把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朗读”、“朗诵”和“诵读”这三个概念其实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要求出声地读出来,而“诵读”似乎更侧重于熟读,更强调对文本的玩味与理解。诵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因而诵读理应成为语文教学最常见的课型。下面就如何实施诵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教学设施(如多媒体)跟不上,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下是本人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的用处很大,特别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中央教科所所长张田若对语文教学是这样评价的:熟读占40%,字词占30%,重难点占30%,理解占10%。其中熟读的比重最大,从中…  相似文献   

17.
提到读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语文、英语课上的阅读、朗读,好象读书这种学习方式是语文、英语课的“专利”.事实上,语文学得好通常历史也不差,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语文课培养的阅读能力,因此历史的学习也要借鉴点读书法.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让学生把重点内容读出来,学生直接与教材“对话”,使他们在“读”中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在“读”中感悟历史.下面就读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把学生上学称之为“读书”或“念书”.可见阅读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在新课标中也十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读课文,读中寻乐趣,读中获感悟。  相似文献   

19.
所谓阅读,就是一个信息搜集、分析、凝练与运用的过程,它是伴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最佳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语文教学专家张田若说:"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可见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读,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让学生心领神会。朗读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想象与联想是其重要的辅佐。通过朗读,可以复活艺术形象、再造艺术形象、升华艺术形象。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